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尊龙官网

2019-03-10 08:59浏览数:2

应急预案编号:

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        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       

制 人             李晶晶               

布 人:             王彬               

批准日期:           201933        

执行日期:          201933        

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93


发布令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法规的要求,保护企业人身安全,减少突发环境事件,使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 941-2018),特编制《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用于规范本公司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是指导各部门实施应急救援的依据和行为准则。

《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于201933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自本应急预案实施之日起,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执行,认真贯彻落实本预案的要求,搞好教育培训及应急物资的储备,保证在突发事件中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和减少事故危害。

单位主要负责人:

(单位盖章)

201933


  录

一、综合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工作原则

1.4 适用范围

1.5 事件分级

1.6 应急预案体系

1.7 区域应急联动

2 基本情况

2.1 生产尊龙官网的概况

2.2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2.3 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质量现状

2.4 周边环境风险受体

2.5 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2.6 生产工艺

3 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3.1 主要风险源分析

3.2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及其后果预测

4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4.1 应急组织机构

4.2 内部应急救援力量

4.3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5 预防和预警

5.1 预防措施

5.2 预警行动

5.3 预警发布和解除

5.4 预警响应措施

5.5 应急报告电话

6 应急响应

6.1 启动条件

6.2 分级响应

6.3 响应程序

6.4 指挥协调

6.5 信息报送

7 应急处置

7.1 应急物资储备

7.2 先期处置

7.3 事故区域隔离

7.4 控制危险源

7.5 抢险救援措施

8 应急监测

8.1 应急监测程序

8.2 应急监测方案

8.3 应急监测设备

9 应急终止

9.1 应急终止条件

9.2 应急终止程序

9.3 应急终止后行动

10 报告与信息发布

10.1 内部报告

10.2 信息通报与上报

11 后期处置

11.1 事故现场保护

11.2 善后处置措施

11.3 事故原因调查

11.4 总结报告编制

11.5 恢复重建

11.6 善后处置和保险

12 应急保障

12.1 制度保障

12.2 人力资源保障

12.3 财力保障

12.4 物资保障

12.5 技术保障及相关信息资料

12.6 通信保障

12.7 应急电源照明保障

12.8 外部救援资源保障

13 监督和管理

13.1 培训

13.2 演练

13.3 奖励与责任追究

13.4 预案修订、备案

14 附则

14.1 术语和定义

14.2 应急预案备案

14.3 维护和更新

14.4 发布与解释

15 附件与附图

附件1   内部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名单及通讯方式

附件2   外部应急有关单位及尊龙官网的联系方式

附件3   应急物资装备及分布一览表

附件4   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单

附图1   企业地理位置图

附图2   企业周边关系图

附图3   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附图4   平面布置图

附图5   应急物资及设施分布图

附图6   应急撤离路线图

二、专项应急预案

16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专项预案

16.1 主要风险源

16.2 可能发生的事件

16.3 危险性分析

16.4 预防措施

16.5 应急职责分工

16.6 应急处置

16.7 应急保障

17 危险废物泄漏事件专项预案

17.1 主要风险源

17.2 可能发生的事件

17.3 危险性分析

17.4 预防措施

17.5 应急职责分工

17.6 应急处置

17.7 应急保障

三、现场处置方案

18 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18.1 储罐区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8.2 储罐区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8.3 装卸区罐车泄漏、着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8.4 装置区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


1.1 编制目的

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预防、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避免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保障企业利益和人民群众身体及生命安全编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2014]9号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2007]69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14]13号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2008]6号);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5号修订);

6)《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7)《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8)《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

9)《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

10)《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

11)《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

12)《山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鲁政办字[2013]89号);

13)《山东省环境保护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鲁环发[2012]85号);

14)《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

15)《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突发环境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东政发[2012]13号);

16)《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东政办发[2015]19号);

17)《东营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东营市环保局,201776日);

18)《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9万吨/年乙丙橡胶及其原料配套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鲁环审[2012]111号)。

1.3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要把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并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要加强对危险源、污染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尽量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2)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采用先进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设备,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定期进行演练,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协调联动

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加强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各专业队伍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4)依法处置,职责明确

公司及其公司各部门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依法实施应急管理、处置工作,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公司各部门以及各部门对所属工作人员都要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其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防止职责交叉。

5)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要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整合公司环境监测资源,平时加强公司应急救援队伍培训与演练,尽最大努力做到一专多能,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环境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内突发事故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因原料、产品出现跑、冒、漏等现象所造成燃烧、爆炸等事故;因自然灾害以及意外事故造成环境污染,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突发事件;影响周边水系水源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

1.5 事件分级

根据《东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并结合本公司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紧急程度、危害的后果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将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重大环境事件(级)、较大环境事件(级)和一般环境事件(级)四级。

1特别重大(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发生1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重伤5人以上、中毒1015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造成跨行政区纠纷是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群众100以上的;

依靠公司自身的应急力量不能把事件的影响范围控制在厂区以内,在启动本级预案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启动上级预案。

2重大(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发生1死亡或重伤3人以上,中毒510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行政区域纠纷,是当地经济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3较大(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造成3以下重伤或中毒5以下;

2因环境污染引起冲突造成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4一般(级)突发环境事件除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例如:现场发现存在迹象将会导致公司泄漏或燃烧等现象,经处理后不会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遇雷雨、强台风、极端高温、汛涝等恶劣气候;接到恐怖袭击恐吓电话或政府发面预防恐怖袭击通知时;发现其他异常现象。

为了与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预案体系相衔接,按照公司实际情况及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将环境事件分为厂级事件、部门级事件、班组级事件三个级别。

1厂级事件i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厂级事件:

1)环境污染可能导致人员死亡,或5人以上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00人以上1000人以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

5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尚未达到上级政府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

2)部门级事件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管理区级事件:

1)因环境污染导致1人以上5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1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

3)班组级事件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班组级事件:

1)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300人以下的;

2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下的。

其他事件均为厂级以上事件,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应急预案衔接,应急联动。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1.6 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的编制内容共分为:总则、尊龙官网的概况和风险评价、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应急保障、预案管理、附则、附件、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预案。

本应急预案由1个综合应急预案、2个专项预案4个现场处置方案构成。

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应急预案体系见图1-1


说明:

1)公司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属于环境事件基本预案,必须服从上级政府应急预案,如《东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公司应急人员应根据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的要求,积极配合其事故应急预案的演习,并根据演习情况及时修改应急预案。

2)事故状态下,若本公司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与公司其他应急预案(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执行,因各种原因发生冲突时,由总经理(特殊情况按照行政职务高低代替)作出决定,进行调整,保持救援行动高度一致性。

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各岗位应依据本应急预案体系的要求,编制和修订本工序的应急预案,上报公司安全环保办公室备案,并纳入本应急预案体系。

1.7 区域应急联动

如发生需要上级主管部门调度本区域内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才能够处理的事故时,与上级应急预案相关预案相衔接,按照《东营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求由上级应急指挥部门进行处理处置。




2.1 生产尊龙官网的概况

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11年,公司厂区占地766亩,注册资金18000万元,是一家新 兴的以石油化工、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民营企业。公司现有职工3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人,拥有总资产7.2亿元,固定资产4.9亿,净资产5.6亿元。

现有项目包括有80万吨/年原料预处理装置1.5×104nm3/h甲醇制氢装置40万t/a柴油加氢改质装置18.75m3/h酸性水汽提装置2万t/a硫氢化钠装置。产品包括石脑油、轻石脑油、重柴油、轻柴油液化气和蜡油等。

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位于东营市蓝色经济开发区滨园路以南,庆园路以东。公司地理位置坐标为经度 118°27′19″,纬度 37°58′58″。地理位置见附图1。

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现有工程均严格按照环保“三同时”要求。企业基本情况汇总见表2-1,该项目组成情况见表2-2,环保执行情况见表2-3


21   企业基本情况汇总表


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

主体工程

预处理装置

80万t/a预处理装置:电脱盐罐、初馏塔、换热器、精分塔、加热炉等。预处理加热炉功率为11000kw。

主体工程

甲醇制氢装置

1.5×104nm3/h 甲醇制氢装置:原料汽化器、提氢吸附塔、脱碳吸附塔、水洗塔、导热油炉等。导热油炉功率为800万大卡/h。

加氢改质装置

40万t/a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加氢反应器、汽提塔、分馏塔、加热炉等。加氢进料加热炉功率为5500kw;分馏塔加热炉功率为 9200kw;汽提塔底加热炉功率为5500kw。

酸性水汽提装置

8.75/h酸性水汽提装置(15t/a):汽提塔、氨精制塔等。

硫氢化钠装置

2万t/a硫氢化钠装置:反应釜、碱液罐等

辅助工程

维修设施

项目所有维修均依托现有设施,不新建维修设施。

公用工程

新鲜水供水

河口区自来水公司供水,厂内已建输水管网

除盐水

建设规模为80t/h的反渗透脱盐水站,出水率为80%

循环水系统

全厂循环水来自厂内循环水管网,所需循环水最大量2000/h。建设规模为2000/h循环水场一座

供氮、供风系统

净化风年用量为320nm³,氮气年用量为240nm³。空压站能满足装置需求

22   项目组成一览表

22   项目组成一览表(续表)

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

公用工程

排水系统

雨水:初期雨水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期排入雨水管网。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排入污水处理站

供电系统

河口供电,厂内建 2000kva×4变配电站

供热系统

依托现有项目供热系统,热源为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集中供热系统

供气系统

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天然气管网

消防系统

消防水罐 10000m3、事故水池 5000m3

生活办公系统

维修站占地面积30m2、中心控制室2层,占地面积869m2、办公楼 4 层占地面积506m2,宿舍4栋(4层),餐厅4层

储运工程

原料罐区

10000m3原料罐6座(拱顶罐)、2000m3原料甲醇罐 2 座(内浮顶罐)

成品罐区

5000m3产品罐6座(内浮顶罐)

装卸区

主要由装车区、卸车区、回车场地等组成

运输

原料油和成品进出厂均由汽车运输,依托社会车辆

环保工程

废气

干气脱硫

采用复合型甲基二乙醇胺进行湿法干气脱硫。脱硫干气含硫小于20ppm

原料预处理装置加热炉烟气

1台加热炉,排气筒1根,高度 44.5m,直径1.416m。以自产脱硫干气和外购天然气为燃料,燃烧烟气通过烟囱排放。排烟温度170℃。

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加氢进料加热炉烟气

1台加热炉,排气筒1根,高度54m,直径1.6m。

以自产脱硫干气和外购天然气为燃料,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燃烧烟气通过烟囱排放。排烟温度170℃。

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分馏塔进料加热炉废气

1台重沸炉,排气筒1根,高度39.5m,直径1.16m,以自产脱硫干气和外购天然气为燃料,排烟温度170℃。

柴油加氢改质装置汽提塔底重沸炉废气

1台重沸炉,排气筒1 根,高度39.5m,直径1.16m,以自产脱硫干气和外购天然气为燃料,排烟温度

170℃。

甲醇制氢装置导热油炉废气

2台导热油炉,排气筒1 根,高度47m,直径1.2m,以自产脱硫干气和外购天然气为燃料,排烟温度65℃。

火炬设施

火炬筒直径取φ0.8m,捆绑的酸性气火炬筒直径取φ0.2m,高度h=80m

储罐区大、小

呼吸

轻油均采用内浮顶罐,减少大、小呼吸的产生量

油气回收设施

在油品装卸区设油气收集和处理设施(冷凝吸附法),废气经处理后由1 10.5m(地面至排气口高 度)排气筒排放。

废水

生活污水和装置区含油污水进污水处理站,规模为2400m3/d。采用“隔油预处理(调节罐、隔油池、气 浮池) a/o”的处理工艺。

22   项目组成一览表(续表)

2.2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企业所在区域自然环境概况见下表。

2.3 区划和环境质量现状

2.3.1 环境功能区划

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具体见下表。


2.3.2 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如下:

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内,根据东营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201779月份全市环境情况通报(见5),201779月份东营港经济开发区so2no2pm10pm2.524小时平均浓度都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2)地表水环境质量

项目附近地表水体主要是草桥沟。该断面的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ⅴ类水质标准要求。

3)地下水环境质量

经现场勘察及查阅相关监测资料项目所在地位于滨海区,属于矿化度>2.0g/l 的咸水区,地下水中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等水质因子存在超标不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要求。

4)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所在区域在周边声环境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规定的3类区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

2.4 风险受体

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位于东营市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滨园路以南,庆园路以东。公司周边近距离没有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环境风险受体公司厂区边界周围5km范围内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具体见下表



2.5
根据项目环评文件,各项目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报告书确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内无村庄等环境敏感目标。本
项目周边敏感目标图见附图3,项目周边情况见附图4

公司所用原料主要为粗柴油、氢气、甲醇、硫化氢、32%氢氧化钠等,产品主要是柴油、石脑油、液化石油气、硫氢化钠、液氨等。环境风险物质情况见表2-8。


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
hj 941-2018),企业涉及到环境风险物质包括

2.6 生产工艺及设备情况

2.6.1 生产工艺过程

1)原料预处理装置

原料油自罐区经原料油泵升压后送入装置,经原料油-初顶换热器,原料油-精分塔一线油换热器换热后,经三通阀分两路,一路经原料油-初侧线换热器,原料油-精分塔二线及回流ⅱ换热器原料油-精分塔三线油换热器换热;一路经原料油-精分塔二线油换热器,原料油-精分塔底油ⅴ换热器换热,两路合并进入电脱盐罐。

原料油经电脱盐脱水处理后继续与热源换热,经三通阀分两路,一路经原料油-精分塔底油ⅳ换热器,原料油-精分塔二线及回流ⅰ换热器,原料油-精分塔四线及回流ⅱ换热器换热;一路经原料油-精分塔三线及回流ⅱ换热器,原料油- 精分塔底油ⅲ换热器,原料油-精分塔三线及回流ⅰ换热器换热,两路合并进入原料油-精分塔底油ⅱ换热器,原料油-精分塔四线及回流ⅰ换热器,原料油-精分 塔底油ⅰ换热器换热后进入初馏塔。

初馏塔顶油气经换热、水冷冷却至 40℃进入初馏塔顶回流罐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出的初顶油经初顶石脑油泵抽出后分为两路,一路返回塔顶作为回流; 另一路作为产品出装置。分离出的水作为污水出装置。

初馏塔侧线油由初馏塔侧线油泵抽出,经换热、冷却至 40℃出装置。 初底油经汽提后由初馏塔底泵抽出,进加热炉升温后入精分塔。 精分塔顶油气经机械抽真空系统后,经冷凝器冷凝,各冷凝器冷凝下来的油和水自流入精分塔顶污油罐,凝缩油经精分塔顶油泵升压后并入精分塔一线油, 污水排至污水处理系统。

精分塔一线油从集油箱经精分塔一线油泵抽出,经换热和冷却到 55℃分为两路,一路作为顶循回流返回精分塔,一路作为精分塔一线油出装置。

精分塔二线油从集油箱经精分塔二线油泵抽出,换热至 161℃,一部分作为回流送入精分塔,其余部分经换热冷却到 70℃出装置。

精分塔三线油从集油箱经精分塔三线油泵抽出,换热至 217℃分为两路,一路作为回流送入精分塔,其余部分经换热冷却到 80℃出装置。

精分塔四线油从集油箱经精分塔四线油泵抽出,换热至 260℃分为两路,一路作为回流送入精分塔,其余部分并入精分塔底油,经换热冷却后出装置。

精分塔底油由精分塔底泵抽出送入各级换热器,换后出装置。初馏塔顶回流罐顶产生的不凝气和精分塔顶真空泵出口的不凝气分别进入

乙醇胺罐的底部,乙醇胺溶液自装置外来进乙醇胺罐,气相自下而上穿过乙醇胺溶液,将硫化氢脱除,脱硫后的气体作为加热炉的燃料进入燃料气管网;富胺液 经乙醇胺泵升压后送去再生装置。

原料预处理装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见图2-1。


2-1   原料预处理装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2)甲醇制氢装置

①甲醇裂解部分甲醇原料自装置外来,进入原料缓冲罐缓冲后由甲醇泵加压后与从水洗塔底部酸性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分两股分别送入两台原料-反应气换热器与反应产物换热升温,同时加入经过解吸气压缩机加压的二段解吸气。升温后的原料溶液进入汽化器,用高温导热油加热汽化。汽化后的甲醇、水蒸汽接着进入列管式反应器内,在其中催化剂的作用下分别进行裂解和变换反应。

整个反应过程是吸热的,因而反应器和汽化器所需的热量由热媒炉提供。循环使用的热媒(导热油)温度为300~320℃。由于吸热的裂解反应和放热的变换反应同时进行因而有效地利用了反应热并消除了放热反应可能带来的热点问题。

从反应器出来的变换气在与反应进料进行换热后,经过空冷前分液罐分液,分液后的气体进入空冷器和水冷器冷却至常温,然后送入水洗塔洗掉变换气中夹带的残余甲醇。水洗后的变换气再经过反应气分液罐分液后送psa部分。

装置外来的除盐水进入除盐水缓冲罐,经过除盐水泵加压后,与水洗塔底部返回的酸性水混合经酸性水泵加压后返回与原料甲醇混合。

②psa部分

本单元装置采用两段变压吸附流程,即甲醇裂解气首先由10塔vpsa脱碳流程进行脱碳处理,经脱碳后的脱碳气再进入8塔 psa提氢流程提纯氢气。

10塔 vpsa脱碳流程:

装置的十个吸附塔中始终有2个塔处于吸附状态。其吸附和再生工艺过程由吸附、连续多次均压降压、逆放、抽真空、连续多次均压升压和产品气最终升压等步骤组成。

具体过程简述如下:

a、吸附过程

压力为 2.6mpa(g)、温度为40℃的甲醇裂解气自塔底进入正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始终有2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内。在多种吸附剂的依次选择吸附下,其中绝大部分的 h2o、ch3oh、co2 等杂质气体被吸附下来,未被吸附的脱碳气从塔顶流出,经压力调节系统稳压后送往8塔psa提氢部分。当被吸附杂质的传质区前沿(称为吸附前沿)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某一位置时,关掉该吸附塔的原料气进料阀和产品气出口阀,停止吸附。吸附床开始转入再生过程。

b、均压降压过程 这是顺着吸附方向将塔内的较高压力气体放入其它已完成再生的较低压力吸附塔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降压过程,而且也是回收床层死空间氢气的过程。

c、逆放过程 这是在均压降压过程完成后,逆着吸附方向,将吸附塔压力降至接近常压的过程,此时被吸附的杂质开始从吸附剂中大量解吸出来。

d、抽真空过程这是在逆放过程完成后,逆着吸附方向用真空泵对塔抽真空,使吸附的杂质得以完全解吸的过程。

e、均压升压过程 在抽真空再生过程完成后,用其它塔的较高压力气体对该塔进行依次升压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均压降压过程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也是回收其他塔 的床层死空间氢气的过程。

f、产品气升压过程这是在均压升压过程后,用产品氢气将吸附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的过程。经这一过程后吸附塔便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吸附-再生”循环,又为下一次吸附做好了准备。十个塔经以上吸附与再生的交替,即可完成气体的连续分离与提纯。

8塔psa提氢流程:

装置的八个吸附塔中始终有一个塔处于进料吸附的状态。其吸附和再生工艺

过程由吸附、连续多次均压降压、顺放、逆放、冲洗、连续多次均压升压和产品最终升压等步骤组成。

具体过程简述如下:

a. 吸附过程

压力为2.5mpa(g)左右,温度为40℃的脱碳气自塔底进入正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始终有1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内。在多种吸附剂的依次选择吸附下,进一步除去其中的co2co等杂质气体,未被吸附的h2从塔顶流出,经压力调节系统稳压后送往加氢改质装置。当被吸附杂质的传质区前沿(称为吸附前沿)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某一位置时,关掉该吸附塔的原料气进料阀和产品气出口阀,停止吸附。吸附床开始转入再生过程。

b、均压降压过程这是顺着吸附方向将塔内的较高压力气体放入其它已完成再生的较低压力吸附塔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降压过程,而且也是回收床层死空间氢气的过程。

c、顺放过程在连续多次均压降压结束后,将吸附塔死空间内的较高压力的氢气顺着吸附方向放入顺放气罐中储存起来,用以对另一个再生塔进行冲洗。

d、逆放过程这是在顺放过程完成后,逆着吸附方向,将吸附塔压力降至接近常压的过程,此时被吸附的杂质开始从吸附剂中大量解吸出来。

e、冲洗过程这是在逆放过程完成后,逆着吸附方向用顺放气罐中的顺放气对吸附塔进行冲洗,使吸附的杂质得以完全解吸的过程。

f、均压升压过程在冲洗过程完成后,用其它塔的较高压力气体对该塔进行依次升压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均压降压过程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也是回收其他塔的床层死空间氢气的过程。

g、产品气升压过程这是在均压升压过程后,用产品氢气将吸附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的过程。经这一过程后吸附塔便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吸附-再生”循环,又为下一次吸附做好 了准备。

八个塔经以上吸附与再生交替,即可完成气体的连续分离与提纯。

甲醇制氢装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2-2。

2-2   甲醇制氢装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3)柴油加氢改质装置

①反应部分

自装置外来的原料油在流量和原料油缓冲罐液位串级控制下送入装置,混合后的原料经重柴油/原料油换热器热至140℃后,通过原料油过滤器除去原料中大于25微米的颗粒,再与循环油/原料油换热器换热后,再与分馏部分来的循环油混合后进入原料油缓冲罐,原料油缓冲罐由惰性气体保护,使原料油不接触空气。

自原料油缓冲罐来的原料油经加氢进料泵升压,在流量控制下与混合氢混合后经反应流出物/冷混合进料换热器、反应流出物/热混合进料换热器、反应进料加热炉加热至反应温度后,进入第一反应器进行加氢精制反应脱硫脱氮脱氧、烯烃饱和等反应。精制反应流出物进入第二反应器进行加氢改质反应。反应器各床层间及反应器之间均设急冷氢注入设施。加氢精制反应器混合进料的温度通过 调节反应进料加热炉燃料气量控制。

自加氢改质反应器来的反应流出物依次经反应流出物/热混合进料换热器、反应流出物/热低分油换热器、反应流出物/冷混合进料换热器,分别与热混合原料油、热低分油、冷混合原料油换热,以尽量回收热量。换热后反应流出物进入热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热高分气经热高分气/冷低分油换热器、热高分气/混合氢换热器换热后,再经热高分气空冷器冷却后进入冷高压分离器。为了防止热高分气在冷却过程中析出铵盐堵塞管路和设备,通过注水泵将除盐水注入热高分气/混合氢换热器及热高分气空冷器上游管线。冷却后的热高分气在冷高压分离器中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顶部出来的循环氢(冷高分气)经循环氢脱硫塔入口分液罐、循环氢脱硫塔、循环氢压缩机入口分液罐分液,脱硫后循环氢进入循环氢压缩机升压,然后分成两路:一路作为急冷氢去反应器控制反应器床层入口温度,另一路与来自新氢压缩机出口的新氢混合成为混合氢。

冷高分油在液位控制下进入冷低压分离器,热高分油在液位控制下进入热低压分离器。热低分气经热低分气冷却器冷却后与冷高分油混合进入冷低压分离器。冷低分油与热高分气换热后进入汽提塔第 22 块塔板,热低分油与反应流出物换热后进入汽提塔第 30 块塔板。冷高压分离器、冷低压分离器底部排出的酸性水及分馏部分排出的酸性水合并,经含硫污水闪蒸罐脱气后送至装置外。冷低分气在装置内脱硫。

自装置外来的新氢进入新氢压缩机入口分液罐分液后,经新氢压缩机三级升 压后与循环氢压缩机出口的循环氢混合成为混合氢。混合氢经过热高分气/混合 氢换热器换热后与原料油混合。

②分馏部分

自反应部分来的低分油混合后进入汽提塔,汽提塔共有40层浮阀塔盘,汽提塔热源由汽提塔底重沸炉提供。塔顶气经汽提塔顶空冷器、汽提塔顶后冷器冷却后进入汽提塔顶回流罐进行油、水、气三相分离,塔顶油相一部分经汽提塔顶回流泵升压后在流量和塔顶温度串级控制下作为汽提塔回流,另一部分经过稳定塔进料泵后在流量和汽提塔顶回流罐液位串级控制下作为稳定塔的进料;分水包排出的含硫污水送装置外脱硫。塔顶富轻烃气在轻烃吸收塔吸收轻烃后在装置内脱硫。

汽提塔底油经循环油/分馏塔进料换热器换热后,再经分馏塔进料加热炉加热后进入分馏塔,分馏塔共有 60 层浮阀塔盘,塔底采用水蒸汽汽提,分馏塔设三个侧线:重石脑油侧线汽提塔、轻柴油侧线汽提塔和重柴油侧线汽提塔。分馏塔塔顶气经分馏塔顶空冷器冷却、冷凝后进入分馏塔顶回流罐,液相经分馏塔顶回流泵升压,一部分经粗轻石脑油冷却器冷却后送出装置;另一部分作为塔顶回流。塔底油经循环油泵升压,与循环油/分馏塔进料换热器、蒸汽发生器、循环油/原料油换热器换热后,循环到反应部分原料油缓冲罐。

重石脑油侧线汽提塔塔底热量由重石脑油侧线汽提塔底重沸器提供,热源为轻柴油;塔底重石脑油产品经重石脑油泵泵升压后,经重石脑油空冷器、重石脑油冷却器冷却后出装置。

轻柴油侧线汽提塔塔底热量由轻柴油侧线汽提塔底重沸器提供,热源为重柴油;塔底轻柴油产品经轻柴油泵升压后,经重石脑油侧线汽提塔底重沸器、稳定塔底重沸器、轻柴油空冷器、轻柴油冷却器冷却后出装置。

重柴油侧线汽提塔塔底采用水蒸汽汽提;塔底产品由重柴油泵升压后,经轻柴油侧线汽提塔底重沸器、重柴油/原料油换热器、重柴油空冷器冷却、重柴油脱水器脱水后出装置。

稳定塔进料经稳定塔进料泵进入稳定塔,稳定塔为填料塔,塔底热量由稳定塔底重沸器提供,热源为轻柴油。塔顶气经稳定塔顶冷凝冷却器冷却后进入稳定塔顶回流罐进行分离,塔顶油相全部经稳定塔顶回流泵升压后在流量和稳定塔顶回流罐液位串级控制下作为稳定塔回流,稳定塔顶回流灌稳定塔顶气与富轻烃气经轻烃吸收塔脱轻烃后在装置内脱硫。塔底液化石油气经稳定塔底冷却器冷却后进入液化气脱硫抽提塔。

③气体及液化气脱硫部分

汽提塔顶回流罐顶气、稳定塔顶回流罐顶气混合后进入含硫干气冷却器冷却,再经含硫干气分液罐分液后进入干气脱硫塔下部。自溶剂缓冲罐来的贫溶剂,经低压贫溶剂泵升压再经贫溶剂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干气脱硫塔上部。脱硫后的干气先经脱硫干气分液罐分液后再送至燃料气分液罐作为燃料气装置自用。冷低分气经低分气水冷器冷却,再经低分气脱硫塔入口分液罐分液后进入低分气脱硫塔下部。自贫溶剂缓冲罐来的贫溶剂,经低压贫溶剂泵升压再经贫溶剂冷却器冷却后进入低分气脱硫塔上部。脱硫后的低分气先经脱硫后低分气分液罐分液后再送至装置外的制氢装置。 稳定塔底液化石油气经稳定塔底冷却器冷却后进入液化气脱硫抽提塔,自贫溶剂缓冲罐来的贫溶剂,经低压贫溶剂泵升压再经贫溶剂冷却器冷却后进入液化气脱硫抽提塔上部。脱硫后的液化气依次经胺液回收器、液化气冷却器冷却后作 为燃料气装置自用,剩余部分液化气送罐区。

④溶剂再生部分

自循环氢脱硫塔、低分气脱硫塔的富液在高压富胺液闪蒸罐闪蒸后与干气脱硫塔、液化气脱硫抽提塔来的富液混合后通过富液过滤器除去杂质,然后再经贫富溶剂换热器换后进入富液闪蒸罐降压闪蒸,闪蒸后产生的少量酸性轻烃气体在压力控制下排至火炬,闪蒸后的富液由在液位和流量串级控制下进入溶剂再生塔,溶剂再生塔设有20层浮阀塔盘,塔底采用再沸器,再沸器的热源为低压蒸汽。溶剂再生塔顶部气体经溶剂再生塔顶空冷器、溶剂再生塔顶后冷器冷却后进入溶剂再生塔顶回流罐,回流罐顶部出来的高浓度酸性气在压力控制下送出装置外处理,底部液体经溶剂再生塔顶回流泵升压后作为溶剂再生塔回流。自塔底部来的再生后溶剂再生塔底泵升压后经贫富溶剂换热器、贫溶剂空冷器冷却后进入溶剂缓冲罐。由溶剂缓冲罐出来的贫溶剂分二股,一股经贫溶剂接力泵升压后进入贫溶剂缓冲罐,自贫溶剂缓冲罐底部出来的贫溶剂至循环脱硫塔贫溶剂泵;第二股贫溶剂至低压贫溶剂泵升压,升压后的贫液先经贫溶剂冷却器冷却后,在各自流量控制下进入干气脱硫塔和液化气脱硫抽提塔顶部。在贫溶剂接力泵出口有一部分贫溶剂通过在线胺液过滤器除去溶剂中的杂质后返回至溶剂缓冲罐。

⑤催化剂硫化流程

为了提高催化剂活性,新鲜的或再生后的催化剂在使用前都必须进行硫化。本设计采用液相硫化方法,dmds为硫化剂。催化剂进行硫化时,系统内氢气经循环氢压缩机按正常操作路线进行循环,冷高压分离器压力为正常操作压力。dmds自硫化剂罐来,经硫化剂泵升压注入进料泵入口管线,按催化剂预硫化温度控制点要求缓慢提高反应器温度,并按硫化要求进行反应器出口硫化氢浓度的测量。当采样点测量结果符合硫化要求,且冷高分中无水生成时,硫化即告结束。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产生的水间断地从冷高压分离器底部排出。

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2-3。


2-3   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4)酸性水汽提装置

自上游装置来的含硫污水汇合后进入原料水脱气罐,罐顶脱除轻油气后再进入原料水罐(采用水封),轻油气去火炬,罐底污油进入污油罐,原料水再从原料水进料泵升压,然后分两路进入汽提塔,一路做为冷进料由汽提塔塔顶进入;另一路热进料先经换热器与侧线气、净化水换热器换热至130℃以上后进入汽提塔第1层塔盘。汽提底采用蒸汽(1.0mpa)作为重沸热源,为汽提塔提供热源,汽提塔的17、19、21层塔盘处开一侧线抽出口抽出富氨气,净化水由塔底排出。

酸性气在不大于50℃的条件下有塔顶抽出,经酸性气冷凝冷却器冷却后,经酸性气分液罐分液,酸性气去硫化氢处理装置,分凝液返回原料水罐。

17、19、21层侧线抽出的富氨气,先与原料废水换热冷凝冷却至120℃左右进入一级分凝器进行分凝,气相经二级冷凝冷却器冷却至90℃左右进入二级分凝器分凝,从二级分凝器出来的富氨气经三 级冷凝冷却器冷却至40℃左右,进入三级分凝器分凝,一、二级分凝液混合后经一二级分凝液冷却器冷却后与三级分凝液混合返回原 料水罐。从三级分凝器出来的纯度为90%左右的氨气,经减压后进入氨精制塔,塔底经氨液循环泵循环至氨精制塔顶作为回流塔顶出高纯度的氨气,再经氨液分离器、脱硫吸附器、氨气过滤罐后,通过氨压机升压至1.5mpa.g后变成液态氨,在经过氨油分离器分离出少量的轻油,再经过氨冷凝器冷却至40℃进入,再经过液氨泵升压后出装置。

原料水罐顶部设置氮封、水封设施,原料水中排出的尾气经氮封、水封后排空,减轻了对操作环境的污染。开工初期,净化水可通过开工循环线返至原料水罐,实现内部循环,直到净化水合格为止。

酸性水处置工序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2-4。

2-4   酸性水汽提装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5)硫氢化钠装置

来自硫化氢提浓部分的硫化氢气体首先进入第一反应釜底部与由第三反应釜初步反应来的物料及第二反应釜经泵打入的物料反应,釜顶未反应气体进入第二反应釜底部与来自第三反应釜的物料反应, 反应温度通过夹套中冷却水进行调节。

第二反应釜釜顶未完全反应气体经气体冷却器冷却后进入第三反应釜底部与来自碱液罐的32%碱液初步反应。釜底反应物料经泵一部分打入第一反应釜,一部分循环反应用。釜上部反应物料进入第二反应釜反应。

第三反应釜底部经过充分反应的物料(34%硫氢化钠溶液)经泵打入硫氢化钠产品罐储存销售。脱硫化氢后尾气进燃气管网。

硫氢化钠工序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2-5。

2-5   硫氢化钠装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2.6.2 污染物排放情况

160万吨/年柴油加氢改质装置项目(一期)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2-9。

2-9   污染物排放汇总

污染源

污染物类别

产生量

削减量

排放量

备注

有组织废气

废气量(万m3/a

24289.2

0

24289.2

原料预处理装置加热炉、柴油加氢重沸炉,甲醇制氢装置导热油炉以脱硫干气为燃料,燃烧后经排气筒排放

so2t/a

0.712

0

0.712

noxt/a

21.86

0

21.86

烟尘(t/a

2.41

0

2.41

无组织废气

非甲烷总烃(t/a

45.211

38.891

6.32

h2st/a

0.006

0

0.006

甲醇(t/a

0.95

0

0.95

废水

废水量(万m3/a

13.24

0

13.24

综合废水经厂内污水站处理达标后,与清净废水一起排至东营国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处理

codt/a

19.86

14.56

5.3

氨氮(t/a

1.99

1.73

0.26

石油类(t/a

1.32

1.19

0.13

固废

一般工业固废(t/a

1

1

0

厂家回收

危险废物(t/a

117.097

117.097

0

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生活垃圾(t/a

13.2

13.2

0

环卫部门处理

合计(t/a

132.107

132.107

0

均合理处置


3.1 主要风险源分析

3.1.1 风险事故情景分析

结合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情景,分析公司可能引发或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情景具体见下表。

31公司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情景名称

风险物质

危险因子

具体情景分析

1

泄漏

脑油硫化氢、氢气等

液化石油气、甲醇、非甲烷化氢、氢气等

储罐泄漏、管线或设备破裂,气体逸散,导致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扩散

液氨

储罐泄漏,管线或设备破裂,液氨泄漏至环境,并引起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及爆炸

2

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

溶剂油、石脑油硫化氢、甲醇、氨

石油甲醇、硫化氢、氨氮

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导致雨水阀门不能正常关闭,受污染雨水排放至附近地表水体

违法排污

溶剂油、石脑油、柴油、硫化氢、甲醇、氨

石油甲醇、硫化氢、氨氮

事故状态下受污染清净下水或含物料清净下水直接泵至污水管网

4

地震

液化石油气、甲醇、溶剂油、石

脑油、柴油、硫化氢、氢气、液氨等

液化石油气、甲醇、非甲烷总烃、硫化氢、氢气、氨等

发生自然灾害,如地震或其他地质

灾害

3.1.2 环境风险物质辨识

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 941-2018),公司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临界量见下表


3.1.3 生产工艺风险识别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3号),本项目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主要为加氢工艺

3.2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及其后果预测

3.2.1 泄漏情景

本次风险评估选取的标准见33


1
)甲醇泄漏情景

选取d类、f类稳定度对有风和静小风不利天气条件分别进行事故后果模拟计算。本次风险评价选择选取0.5m/s1.5m/s2.5m/s典型风速进行预测。

甲醇储罐泄漏预测结果见下表。


选取d类、f类稳定度对有风和静小风不利天气条件分别进行事故后果模拟计算。本次风险评价选择选取0.5
m/s1.5m/s2.5m/s典型风速进行预测。2)氨泄漏情景

氨储罐泄漏预测结果见下表。

35   氨扩散30min后的影响范围表

天气条件

影响范围(m)

lc50最远距离

idlh最远距离

pc-stel最远距离

d

静小风(0.5m/s)

57.3

120.6

413.2

有风(1.5m/s)

254.8

597.9

1884.5

平均风速(2.5m/s)

198.8

451.8

1906.1

f

静小风(0.5m/s)

0

0

489.7

有风(1.5m/s)

546.5

1382.1

1652.7

平均风速(2.5m/s)

389.6

995.6

2617.1

3)酸性气泄漏情景预测

选取d类、f类稳定度对有风和静小风不利天气条件分别进行事故后果模拟计算。本次风险评价选择选取0.5m/s1.5m/s2.5m/s典型风速进行预测。

酸性气预测结果见下表。



《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方法和案例》(胡二邦主编)中建议半致死范围内的人员,属于事故紧急撤离人员,应保证在30min内撤走;idlh浓度范围内的人员属于应急撤离人员;对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范围,建议事故发生时,应进行应急监测。各风险物质
环境风险防范距离见下表

36   各风险物质环境风险防范距离一览表

风险物质

半致死半径(m)

应急撤离半径(m)

应急监测半径(m)

甲醇

7.3

13.3

1891.2

546.5

1382.1

2617.1

硫化氢

365.2

465.6

3257.4

3.2.2火灾情景

选取d类、f类稳定度对有风和静小风不利天气条件分别进行事故后果模拟计算,预测模式选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中多烟团模式。本次风险评估选取0.5m/s1.5m/s2.5m/s典型风速进行,火灾次生污染物co扩散预测,具体结果见下表。

火灾次生污染物co扩散影响范围见下表。

《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方法和案例》(胡二邦主编)中建议半致死范围内的人员,属于事故紧急撤离人员,应保证在30min内撤走;idlh浓度范围内的人员属于应急撤离人员;对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范围,建议事故发生时,应进行应急监测。

企业各风险物质环境风险防范距离见下表

1.1.1 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

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导致雨水阀门不能正常关闭,受污染雨水及消防废水排放到附近沟渠。考虑储罐区储罐泄漏后发生爆炸,将防火堤炸毁,导致消防废水溢出进入雨水管道,雨水排口阀门不能正常关闭,消防废水排至附近沟渠,其中含石油类、氨氮、硫化物等污染物质。此种情景发生后,由于石油类、氨氮、硫化物等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可造成沟渠内水生动物和水生生物死亡。

1.1.2 污染物治理设施非正常运行

污水处理站运行不正常,导致污染物超标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对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造成一定冲击。厂区设有事故水池,一旦发现废水水质超标,可以采取应急措施,停止外排,事故状态下对周边地表水体影响较小。

1.1.3 违法排污

事故状态下受污染清净下水或含物料清净下水直接泵至雨水管网。考虑储罐区泄漏后发生火灾,消防废水经收集后通过事故废水导排系统排入事故水池,事故废水直接泵至雨水管网,造成违法排污。由于石油类、氨氮、硫化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可能造成沟渠内水生动物和水生生物死亡,对地表水水质造成污染。

1.1.4 地震

地震灾害中导致储罐区受到破坏,储罐爆裂,造成液化石油气、甲醇、溶剂油、石脑油、柴油、硫化氢等流入附近的沟渠,非饮用水干渠,且下游无环境敏感区分布。


2.1 应急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由公司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其他负责人任副总指挥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下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日常工作,为公司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尊龙官网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现场指挥机构包括抢险救援组、通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消防灭火组、应急监测组以及技术支援组等部门。

应急救援队伍由总指挥统一调度,对事故现场的危险情况进行充分的估计,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对待。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调度应急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布置实施救援,有效的控制事故发展,并组织救援人员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组织员工撤离、疏散,组织对受到伤害人员救治,做好危险化学品的清除工作和善后工作。

夜间紧急指挥系统,由夜班值班长组成临时指挥系统,在公司指挥系统人员未到之前行使指挥系统职责、权力,并负责公司指挥系统汇报事故、抢险有关情况。各救援小组在临时指挥系统的组织指挥下按常规运行,直到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人员赶到。

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应急组织结构图见图4-1


1.1 内部应急救援力量

公司组建了专业的应急抢险救援小组和消防灭火小组,各应急救援专业队员由各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平时状态下在本职岗位上,根据应急日常管理工作要求参加培训学习和应急演练,发生突发事故后立即进入急抢险救援专业小组进行应急抢险工作。

设立了应急办公室、通讯联络组、环境监测组、抢险救援组、消防灭火组、后勤保障组、技术支援组等专业救援小组。

1.1.1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副总指挥由其他负责人担任。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公司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处置公司生产安全、环保事故的应急有关工作。具体职责包括:

1负责应急救援决策与指挥,统一指挥应急行动、购置调配应急资源,发布和解除应急命令;

2组织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实行演练、评估、完善,组织和监督事故调查分析,总结应急经验和教训;

3预案体系的建设及运转,指派专业组赶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启动应急响应级别;

4通报重大预案与处理进展,向主管单位、有关政府部门报告事故和应急处置情况;

5协调外部应急力量与上级单位联络通讯。

1.1.2 应急办公室

应急办公室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日常办事机构,主要是协助领导机构及现场指挥机构开展各项工作,信息上传下达;应急状况及时通报相关人员;应急终止总结与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其主要职责包括:

1在日常工作中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员工安全、环保意识;组织进行应急器材、设施操作培训,提高应急能力;

2)组织公司环境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

3)当事故发生时,根据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指示,负责协调各功能小组展开应急处理和紧急疏散、救援工作;配合外来救援单位开展各行动;

4配合协助政府有关部门事故调查和善后工作等。

1.1.3 通讯联络

环境事件发生时负责在启动应急预案的第一时间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求救,配合现场指挥做好内外的联络通信工作。

1)第一时间通知所在地企业职工、开发区管委会等相关单位

2通知东营市环境保护局和东营市环境保护局东营分局

3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的实时进展情况;

4发生突发事件或发现负面报道后,及时报告单位领导,并提出工作建议;

5)通知相关单位做好危险化学品的转移准备。

1.1.4 抢险救援

由受过训练的救援人员担任现场抢险救援小组成员,依据救援的程序进行现场救援活动,并参与生产恢复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控制事故蔓延、抢救受伤人员;

2应急处理、制订排险、抢险方案;

3组织落实排险、抢险方案;

4提出落实抢险救灾及装置、设备抢修所需物资;

5)依现场状况,按照救援程序,进行现场援救活动,并按事件的发展,将事件发展信息向现场指挥官或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

6参与事故调查。

1.1.5 消防灭火

消防灭火组主要负责组织消防灭火,事故发生后人员的紧急疏散及秩序维护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1负责根据警情迅速组织出警、参与制定灭火方案、组织控制火势;

2执行指挥部命令,火灾现场人员搜救,人员紧急疏散及秩序维护;

3进行现场警戒及保卫工作,灭火抢险物资的保管及补充事故调查;

4清点统计受灾伤亡人员,收集现场证据;

5参与事故调查。

1.1.6 应急监测组

应急监测组负责组织或协助环保部门对周围环境进行布点监测,完成厂区的环境应急监测,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汇报本厂突发环境事故事态和应急救援处理进展情况。

1监控事故救援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量,及时调整污染物的处置方案;

2开展厂区内污染指标监测;如遇到公司不具备监测能力的污染指标,及时联络东营市和东营区环境监测部门。协调应急监测人员开展厂区内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

3)及时联络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获得水文、气象等相关信息,并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

4组织制定事故应急处置结束后厂区内受污染环境(土壤、水体)的修复方案;

5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形成事故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1.1.7 后勤保障组

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的后勤保障工作,主要职责:

1负责抢险物资、设备设施、防护用品及抢险援救人员用品及时供应与保障;

2员工安置及食品供应;

3协助疏散及安顿员工;

4伤员救护、转运及安抚工作;

5)做好紧急情况发生时必要物资的储备、采购与发放工作。

1.1.8 技术支援组

技术支援组相关技术人员组成。必要时邀请东营市内有关专家参与技术援助,主要包括环保、应急、安全、危险废物处置、消防、医疗救助等行业专家。相应应急状态下,请求市环科所、市环保产业协会、同类企业以及东营市环境保护局等单位应急救援专家的支援。

主要职责包括:对突发环境、安全事故的危害范围、程度、发展趋势做出科学评估,为现场应急指挥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现场应急处置行动提供尊龙官网的技术支持。

1.2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可请求支援的外部应急救援力量,主要包括:

1上级主管部门:包括东营市应急办、东营市环境保护局、东营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局等单位

2)政府公安消防、医疗卫生等主管部门:主要包东营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供水、供电以及消防、医院等相关单位;

3)其它相关企事业单位。

根据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应急处置专家库,主要包括环保、应急、危险废物处置、消防、医疗救助等行业专家。在应急状态下,就近请求东营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河口区政府等单位应急救援专家的支援。

应急专家可提供的支援包括:接到通知后,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协助指导救援工作;参与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提供尊龙官网的技术支持;对泄漏应急处置、污水事故排放等事件提供环保尊龙官网的技术支持

公司外部应急救援单位及联系方式见附件2

1.1 预防措施

1.1.1 预防与管理措施

1)加强危险源监控,采取人员现场巡检和视频监控及泄漏报警系统等控制方式,危险源采用检测报警仪进行监测,储罐采用液位上、下限报警监测。

2)加强应急准备,对公司应急设备如监控探头、传输线路、监控器、液位计等定期(1/月)检验和维护,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行,根据需要定期更新应急装备、设备。

3)建立三级风险防控体系,并对应急设施如防火堤事故导排系统、事故水池、等定期(1/月)进行检查和维护,保障设施完好。

4)建立完善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定期监测制度。

5)严格检查运输车辆的及人员的资质及合格证书,保证装卸车安全。

6)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岗位职责和制度,并加强人员岗位培训,提高员工环境意识,实行考试合格上岗制度,防止人为事故的产生。

7)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应急培训,要求所有应急人员必须熟知自己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及应采取的行动和措施,熟练掌握应急装备的使用方法,熟知自我防护和人员救护的基本知识等。

8)公司对重大危险源、环境风险源登记建档,定期进行检测、评价。加强对生产设备、储存场所检查和管理,时时掌握所辖工作区内环境污染源的种类及发展情况信息进行收集和汇总,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1.1.2 预警支持系统

1)环境应急资料库

建立危险化学品的资料库,包括理化性质、存储数据、泄漏处理方法、急救处理、卫生标准及注意事项。

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网络体系

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网络体系,包括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办公室和应急组的通信网络。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中心保持联系,利于事故发生时及时咨询,以进行事故救援技术指导,分级储备救援物质。

1.1.3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

1)在储罐区安装检测报警及火灾自动报警设备,24小时监控储罐、储运情况。

2)定期(1/月)检测各类装置管线、储罐,储罐防火堤的腐蚀及完好程度,根据情况按照规范要求更换或修整。

3)对罐区的阀门、管线和排液沟、槽每日定时(1/小时)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上报。

4)各储罐均设置有液位计,防止冒顶。每日早、晚记录各储罐液位高度,如发现液面异常,及时上报。

5)对潜在事故发生的场所设置的警示标识、应变急救器材(如防护、灭火器、消防栓等)每季度检查一次。

1.2 预警行动

1.2.1 预警条件

若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环境应急小组同专家讨论后确定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级别后,及时向公司领导、车间负责人通报相关情况,提出启动相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警的建议,然后由公司领导确定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

1.2.2 预警分级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

预警级别依据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事态,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预警级别分为三级:ⅰ级(严重)、ⅱ级(较重)、ⅲ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表示。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根据项目可能带来的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中心预警级别分如下三级:

1i 级(厂级,红色预警):完全紧急状态,可能发生重大环境污染破坏事故时,储罐设施、生产装置发生严重故障,发生火灾爆炸和大面积泄漏事故,事故物料大量溢出并向下游河流快速扩散,影响范围大,难以控制,超出了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的范围,使临近的公司受到影响或产生连锁反应;或需要外部力量,如需政府派专家人员、物质进行支援的事故;以及恐怖袭击已发生的事故或事件

2ii 级(部门级,橙色预警):有限的紧急状态,可能发生较大范围的环境污染破坏事故时,已发生火灾和较多危险物质泄漏,在短时间内可处置控制,只限制在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的扩散范围,影响到相邻的生产单元;未对周边企业、居民点产生影响的事故;以及获悉恐怖袭击事件即将发生信息时

3iii 级(班组级,黄色预警):潜在的紧急状态,可能发生小事故、轻微、一般环境事故时,现场发现存在泄漏或火灾迹象将会导致泄漏、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可以被第一反应人控制,可以很快隔离、控制和清理的危化品泄漏,限制在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内的小区域范围内,不立即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不需要额外撤离其他人员。

1.2.3 预警方法

在确认进入预警状态之后,根据预警相应级别环境应急小组按照相关程序可采取以下行动:

1立即启动相应事件的应急预案。

2按照环境污染事故发布预警的等级,向公司以及附近企业发布预警等级

i级红色预警状态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总指挥或现场各部门负责人需要调度专业应急队伍进行应急处置;在第一时间内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副总指挥报警,并视情随时续报情况,必要时总指挥向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应急/救援力量请求援助;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先期应急措施。

ii级橙色预警状态下,各部门负责人需根据负责的本部门的情况,可完全依靠自身应急能力处理的,应启动各部门应急处置预案,及时处理。各部门负责人协调人应随时判断形势的发展,防止次生事故或衍生事故,甚至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的发生。

iii级黄色预警状态下,现场人员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并通知环部门,部门负责人现场情况组织现场处置,环部门视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落实巡查、监控措施;如隐患未消除,应通知相关应急部门、人员作好应急准备。遇非工作日时,通知总值班人员,并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

3根据预警级别准备转移、撤离或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妥善安置。

4指令各应急专业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环境监测人员立即开展应急监测或联络外部机构进行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应急处置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其他应急保障工作。

1.3 预警发布和解除

1.3.1 预警发布

当环境污染事故可能影响到单位内部员工,严重的甚至波及周边地区,对公众和环境可能造成威胁,需以警报或公告形式告之。通过平日的事故应急演练,让员工、民众了解警报系统启动的时机、警报信号的不同含义。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发出警报的同时,应进行应急广播,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警报内容应包含:公众污染事故的性质、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疏散的办法、疏散路线、安全场所等,同时,通讯联络组专门处理公众和媒体的要求,以防媒体错误报导。

公司员工发现问题必须立刻上报到公司应急办公室厂区值班室,报告必须及时迅速,不得延误。

应急办公室或厂区值班室接到事件报告后,记录好相关情况(部位、严重程度、可能造成的后果等)并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并通知各职能部门,做好启动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应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的准备,由应急办公室提出预警申请,总指挥下达指令,发布预警。

1.3.2 预警调整和解除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当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

解除事件预警需符合以下条件:事件隐患消除或对环境危险因素已消除或根据上级部门指示宣布预警解除。

经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跟踪监测并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后,认为符合解除事件预警条件,应当结束预警状态的,现场应急指挥应当及时提出结束预警状态的建议,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决定是否结束预警状态。决定结束预警状态的,由总指挥向公司各部门宣布解除预警,终止预警期,并解除相关措施。

1.4 预警响应措施

1内部报告

一旦发生环境事故,当事人员应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公司领导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启动实施应急救援措施。

2信息上报

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及时上报(力争在事发15分钟内向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电话报告,40分钟内书面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3信息通报

公司内部通讯联络组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对外统一发布工作,外部由负责处理该事件的相关专业主管部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对外统一发布工作。

对外通报的对象主要为周边企业、及附近村庄等。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1.5 应急报告电话

公司应急办公室应急电话:0546-6088119

火灾报警电话:119

急救报警电话:120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环保局:0546-8019288

东营市环境保护局电话:0546-8330190 8336631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安监局:0546-8019190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消防大队:0546-6085119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0546-8019001

其他相关单位联系电话详见附件2


2.1 启动条件

当发生下列情形时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或其授权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发布应急预案启动命令。

1)甲醇、氨等储罐等泄漏、中毒;

2)装置、储罐、甲醇、石脑油等油品泄漏并发生火灾爆炸,造成次生污染;

3)其他突发环境事故情形

2.2 分级响应

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按照事故的可控性、严重和紧急程度以及影响范围,根据预警发布级别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响应。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1)ⅰ级响应,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进行处置,并请求外部增援;

2)ⅱ级响应,由公司各部门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协调处置,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视情况请求外部增援;

3)ⅲ级响应,由现场负责应急的人员进行处置。

其中,i级响应对应厂级事件(i级)、ii 级响应对应部门级事件(ⅱ级)、iii 级响应对应班组级事件(ⅲ级)。

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扩大或提高应急响应级别的主要依据是:

1)突发环境事件的危险程度;

2)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范围;

3)突发环境事件的控制事态能力。

2.3 响应程序

1)当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时,最早发现者和事故部门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2)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紧急行动查清事故发生原因,报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启动应急救援程序,通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3)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救援行动的进展情况确定应急响应的升级、降级和解除。

4)环境监测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对事故现场的污染程度进行监测分析,将监测情况报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并对污染情况作出评估。

5)当事故得到控制,应尽快实现应急恢复和生产自救。

6)应急终止后写出事故分析报告,上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2.4 指挥协调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事故上级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

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2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应急指挥工作;

3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4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5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6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2.5 信息报送

2.5.1 内部信息报送

发生险情或事故时,公司每一位员工均有义务立即报警。

1报警方式

1可采用大声呼

2按动现场手动报警装置;

3采用固定电话直接拨打119120,以及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12369

4第一时间通知东营市环保局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环保局,以及公司周边单位、医院等相关单位。



2)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1)工作时间内,第一发现人发现环境事件后,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然后逐级上报,必要时可越级报告。

2)非工作时间内发生事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值班室报告,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根据事故发生地点、污染类型、污染强度和污染事故可能的危害上报公司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必要时可越级报告。

3)事故报告内容

1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主要污染物质;

2)事故发生后人员受害情况(轻伤、重伤、死亡、受伤状况);

3)事故潜在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4)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5)周边环境水体、地下水、土壤污染面积和破坏程度,事件潜在环境影响。

1.1.1 外部信息报送

1)向救援力量报送

1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达到黄色预警时,应当报告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如政府环保、公安消防、安监、供水供电医疗及环保、安全中心等,请求支援。

2向外部报告的内容包括:①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②发生事件的单位名称和地址;③事件发生时间或预期持续时间;④事件类型;⑤主要污染物和数量;⑥当前状况,如污染物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是否会影响相邻单位及可能的程度;⑦伤亡情况;⑧需要采取何种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2向邻近单位及人员发出警报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能影响到邻近单位或人群,应当立即报告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环保局,并向周边邻近单位等相关单位受影响区域人群发出警报信息。

总指挥根据现场应急情况,及时发现事故可能影响企业周边居民的安全时,应及时与附近企业等紧急联系,通报当前污染事故的状况,通知群众做好应急疏散准备,听候应急救援指挥的指令,并强调在撤离过程中注意事项,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

1.1.2 报告程序

东营市环境保护局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环保局报送环境应急信息,分为三个阶段,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

1.1

公司主要的应急物资储备包括通信预警、消防、以及为避免污染事故外排的环保应急设施,主要应急物资配备情况见附件3

1.2 先期处置

紧急状态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

1)第一发现者确认事件发生后,首先立即警告直接暴露于危险环境的人群(如操作人员),同时报告所在部门负责人。必要时(如事件明显威胁人身安全),立即启动报警装置。其次,如果可行,应控制事件源以防止事件恶化。

2)事件所在部门负责人接到报警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做出初始评估(如事件性质,准确的事件源,危险物品的泄漏程度,事件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等),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向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建议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果需要外界救援,则应当向应急指挥机构提出建议。

3)应急工作机构接到报警后,应当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启动相应的工作。

1.3 事故区域隔离

1)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根据本报告提出的要求确定隔离范围;

2)初期泄漏或局部小火灾,以事故点为中心进行隔离,由事故部门设置警戒线;

3)大面积泄漏或火灾、爆炸扩大后,由上级应急救援机构负责决定隔离区的范围。危险化学品事故根据危害范围分为3个区域:

1)事故中心区域:以事故现场中心点0500米的区域。此区域内危险化学品浓度高,并且伴有爆炸、火灾、建筑物及设施损坏、人员中毒等事故再次发生的可能。

2)事故波及区域:事故现场中心点向5001000米的区域。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比较高,作用时间比较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或损坏。

3)受影响区域:事故现场中心点向外1000米以外的区域,该区域有可能受中心区域和波及区域扩散来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4)对于重大、特大事故要根据事故的特性来划分波及区域,根据污染物特性,确定处理方法,迅速切断污染源,控制事故扩大。

4)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散办法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厂区内的道路进行全部隔离,只允许应急救援车辆的通行;厂区外部分道路按照事故程度请求相关部门进行交通管制。

5)对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的处理措施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要及时对污染物进行监测,对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污染物要进行重点防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如果监测发现已经有二次污染物产生,应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消除,并向现场指挥部进行报告。必要时应与当地环保部门或政府联系,对周边居民进行疏散,以免发生更大的环境污染和伤亡事故。

1.4 控制危险源

1.4.1 化学品泄漏事故及处置措施

公司涉及的化学品主要为甲醇、苯、石脑油、芳烃等,主要存在于储罐区。

1个人防护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用水枪掩护。

2)泄漏源控制

一旦发现泄漏源,应立即采取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等,实时监测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及时调整隔离区的范围

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

3泄漏处理

1应立即停止一切生产作业,关闭所有紧急切断阀。

2储罐泄漏时,实施倒罐作业,将泄漏的物质倒入其他储罐或备用罐内;如接管泄漏,则应用管卡型堵漏装置实施堵漏。

3覆盖液面,减少挥发,隔绝空气。对一时难以回收且积聚较多的易燃液体,可施放泡沫覆盖液体,控制其大量挥发;对流散液体也可使用泡沫或砂土覆盖,以减少挥发,降低危险。

4警戒区域视泄漏量的大小而定,下风头应适当扩大距离。

本项目危险物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见71


71 泄漏处置措施汇总

序号

处置措施内容

1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2

立即停止一切生产作业,关闭所有紧急切断阀。

3

判断泄漏部位的状态和情况,抢险救援人员佩戴好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身着防化,携带有关工具、材料进入现场进行最初排险,采取应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4

管道泄漏则应用管卡型堵漏装置实施堵漏;储罐泄漏则实施倒罐作业,将泄漏的物质倒入其他储罐内。

5

对一时难以回收且积聚较多的易燃液体,可施放泡沫覆盖液体,控制其大量挥发;对流散液体也可使用泡沫或砂土覆盖,以减少挥发,降低危险。

6

若有应急救援人员吸入有毒有害物质,应迅速脱离现场至值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立即就医。

5.4.2 化学品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

公司涉及易燃液体的火灾事故的主要应急处置措施如下:

1初期火灾扑救。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适当移动式灭火器来控制火灾。迅速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然后立即启用现有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扑救时注意防止中毒必要时戴防毒面具,通知事故所在岗位的操作工及其他人员前来救援。

2)如果火势无法控制,组织无关人员疏散,请求场外救援。并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喷淋方式高压水枪,对燃烧罐和邻近罐进行冷却并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

3)发生易燃液体外流,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封闭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等,清除易燃物。

4)严密观察储罐区情况,如果储罐发生颤动、火焰突变成白色等爆炸前兆时,现场指挥人员应立即命令所有现场应急人员紧急撤离,尽量避免人员伤亡。

5)当火势被控制以后,仍然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

6灭火后要采以泡沫覆盖,导流回收等方法,减少液体挥发,同时要严格控制各种着火源、静电放电、工具相碰产生火花等,以防不测。


5.5.1 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
5.5

1)事故现场的抢险和救援由总指挥统一布置。

2现场救援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环境事故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救援人员必须是两个以上方能行动,进入现场要有专人监护。

3)抢险救援现场要进行实时监测,以确定疏散和警戒范围。监测人员必须有两个以上方能进入事故现场,同时必须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监测结果要及时准确的报告总指挥。

4)若监测结果证明救援现场有变或监护人发现现场异常时,监护人应立即穿戴好防护用品进入事故现场通知抢险人员撤离现场,并做好救援人员撤离后,事故现场的安全隔离现场,事故现场禁止用手机联系。

5)救援人员若感觉有不适或发现防护装备报警时,应立即撤离现场。

6)由总指挥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的变化来进行应急救援人员的调度。

5.5.2

事故现场人员向上风或侧向风方向转移,指定专门人员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逐一清点人数。在疏散和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人员不要在低洼处滞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如有没有及时撤离人员,应指派配戴适宜防护装备的抢险队员两人进入现场搜寻,并实施救助。

当事故威胁到周边地区的群众时,要及时向当地政府部门或上级应急救援中心求援,由公安部门、园区管委会组织抽调力量负责组织实施。

5.5.3

一般情况下,公司内部人员沿进厂道路依据可能发生事故的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化学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当时的风向等气象情况确定撤离路线。

1)厂区内人员主要撤离路线:从事故发生区域沿厂区内道路向北门方向撤离,在北门口办公室前集合清点人数后,根据当时风向,确定疏散方向。厂区内人员应急疏散和撤离路线见附图6

公司内部员工以当日考勤表做为清点依据,由当班班长负责。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员工的姓名和事件前所处位置,立即派人进入事故区寻找失踪人员,提供急救。

在公司厂区内主要建筑物内明显位置设置紧急撤离路线图,在应急出口和疏散通道应按规范设置明显标志,便于应急状态下人员撤离;在公司周边主要道路口应设置道路指引,确保紧急疏散车辆和人员能够按指定方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2)根据预测结果,公司半致死半径、应急撤离半径内无村庄、学校等环境敏感受体分布,可能受影响的主要为附近企业的职工。厂区外受影响范围内人员撤离路线主要是沿园区道路及就近道路向上风向撤离。

公司外部临近企业由建设单位负责通知撤离,各单位自行组织撤离;较远企业、村庄由开发区负责通知、组织撤离。

5.5.4

救援人员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按国际通用法则,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如:

1有毒有害气体防护:采用呼吸道防护的方法,正压式氧气面具(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尘面具、浸水的棉织物等。

2易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采用全身防护等。

3易燃液体、气体的防护:采用阻燃服防护等。

在有毒场所,抢险救援人员要从上风向或侧风向逼近现场,在有火现场禁止使用能打出火花的工具;在有高温、火焰和烟雾的场所,尽可能保持低体位逼近火源。

对抢险救援人员实施个人防护,穿戴防护衣、帽、靴、鞋,佩戴防毒面具(视现场情况和检测结果确定应用空气呼吸器、过滤式面具、长管式面具等)。

5.5.5

应急救援队伍由总指挥统一调度,对事故现场的危险情况进行充分的估计,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对待。

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调度应急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布置实施救援,有效的控制事故发展,并组织救援人员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组织员工撤离、疏散,组织对受伤人员救治,做好危险化学品的清除工作和善后工作。

必要时启动119110120等社会救援系统。

5.5.6 洗消

事故抢险过程中,在不影响抢险的情况下,事故现场的各种设施(包括已损失或未损失的)能不移位的就不移位,特殊情况需移位时要做出标记,并画出草图。抢险过后,要由相关专业组(必要时由外援专业人员配合)采取保卫措施,为事故的调查提供依据。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事故现场。

利用喷洒洗消液、抛洒粉状消毒剂等方式消除污染。一般在事故救援现场可采用三种洗消方式:①源头洗消。在事故发生初期,对事故发生点、设备或厂房洗消,将污染源严密控制在最小范围内。②隔离洗消。当污染蔓延时,对下风向暴露的设备、厂房、特别高大建筑物喷洒洗消液,抛撒粉状消毒剂,形成保护层,污染降落物流经时即可产生反应,减低甚至消除危害。③延伸洗消。在控制住污染源后,从事故发生地开始向下风方向对污染区逐次推进全面而彻底的洗消。

对于重特大、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清理工作由专业消防人员进行,其负责人要有专业的资质,洗消队伍必须装备齐全。所有进入轻度危险区域的人员必须配戴空气呼吸器,对进入重点危险区的消防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配戴空气呼吸器、穿着全封闭式防化服,进行逐一登记。

当事故发生时使用大量消防水,消防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不得排出厂外。厂区设有事故水池及配套的导流沟渠布设,利用自然高程差,保证事故水全部进入事故应急池,满足消防及事故状态下废水的接纳。同时,事故水池还兼做厂区洗车水收集池,避免消防水、事故水、初期雨水等废水外排。


6.1

6.1.1 应急监测准备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急监测组应迅速组织监测人员赶赴事件现场,于15分钟之内做好监测准备工作,并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完成现场应急监测仪器、防护器材、耗材、试剂和监测质量保证的准备工作。

实验室留守人员做好应急监测实验室准备工作,随时对现场采集的样品进行分析。在应急监测过程中,实验室工作以应急监测为主,服从应急监测的需要,优先进行应急监测。各部门要顾全大局,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6.1.2 现场采样与监测

1)到达现场后,监测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应急监测方案进行审核,根据应急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确认监测对象、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等,报组长批准实施。当事故现场污染物不明或难以查清时,监测人员和现场勘查人员在进行现场调查的同时,通过技术系统查询尽快确定应急监测方案,必要时进行专家咨询。

2)采样监测人员进入污染事故现场后,按应急监测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对可能被污染的空气、水体等进行应急监测和全过程动态监控,随时掌握污染事故的变化情况。

3)无法进行现场监测的污染物,应将现场采集的样品快速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样品送交分析人员后,现场监测人员应说明有关情况,分析人员对照采样原始记录进行核对,以最快的速度分析样品。样品分析结束后,剩余的样品应在污染事故处置妥当之前按技术规范要求予以保存。

4)现场采集的样品,要作唯一性标识,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填写采样原始记录表。现场采样人员均应在采样原始记录表上签字。

5)采样监测人员进入污染事故现场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佩戴防毒面具、穿着防护服,做好自身防护。

6.1.3 应急监测报告

1)样品分析结束后,技术管理人员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审核,编写应急监测报告。应急监测报告要对应急监测结果、污染事故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污染范围、污染程度做出分析评价和必要的说明,并提出消除或减轻污染物危害的措施和建议。

2)对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滞留在水体、土壤、作物等环境中短期内不易消除、降解的污染物,要进行必要的跟踪监测。

6.2

应急监测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处置中的首要环节,应急监测人员对污染事故要有极强的快速反应能力,事故发生后,必须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迅速、准确的判断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浓度、污染范围及其可能的危害,并对污染物进行跟踪监测。

在发生突发事故后,环境应急监测机构立即做出反应,根据事故特性,对下表中所有或部分项目进行跟踪监测。特别要注意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可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加密监测频次。配合其它相关机构实行紧急救援与做好善后工作,把污染事故的危害减至最小。

81应急监测方案

注:根据发生事故的类型确定具体的监测因子,其余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进行。

6.3

充分利用公司配备的各类实验室和快速取样监测分析检测仪器,为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获取污染物数据,便于快速应对。

公司已配置的应急取样和监测分析仪器见下表。

82应急监测仪器装备已配置明细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数量(台)

1

微量天平

1

2

分光光度计

1

3

cod快速测定仪

1

4

精密声级计

1

5

生化培养箱

1

6

数字式酸度计

1

7

电热鼓风干燥箱

1

8

ph

1

9

粉尘取样仪

1

10

大气采样器

2

11

流量测定仪

1

12

玻璃器皿

数个

13

电冰箱

1

14

计算机

1


7.1 应急终止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环境事件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且无继发可能。

2)污染物的排放和周边环境要素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3)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4)已采取并继续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污染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后果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7.2 应急终止程序

1)现场指挥人员确认终止时机,经过专家讨论,取得一致意见,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2)现场指挥人员向现场各应急小组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环境监测组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须继续进行为止。

7.3 应急终止后行动

1)应急监测组继续进行监测、评价工作,及时反馈现场信息至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2)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根据反馈的现场信息决定是否重新启动应急;

3)立即进行调查工作,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编写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对事件进行后评估。报告内容应包括应急行动开展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型、应急行动过程简述、经验和教训等内容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及应急预案应改进的方向等内容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维护与保养。

4)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将事件处理结果上报至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环保局。

5)对环境应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6)对危险区、安全区、隔离区进行撤除,并确定无安全隐患存在,同时通告生产调度、安全管理、环保部门可恢复生产。


8.1 内部报告

1)报告方式

通过值班电话及各有关人员手机进行24小时有效的联络。

2)报告要求

公司任何人员发现隐患均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至公司应急办公室厂区值班室,报告的内容包括事件类型、地点、现场情况、可能影响的范围和危害的后果。如发现知情不报,将严肃处理。

3)处置流程

值班室人员接到报警后,询问及记录好相关情况(地点、现场情况、可能影响的范围和危害的后果等),并立即通过电话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厂内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汇报。紧急情况可直接上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环保局。

8.2 信息通报与上报

1)信息通报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通报涉及开发区周边村庄及周边企业。

内容:事件现场情况、可能造成危害的后果、应该采取的措施。

2)信息上报

1)上报部门

①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②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消防大队;③东营市环保局;④东营市安监局;⑤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环保局。

2)上报时限

i级事件:1小时内(力争在事发15分钟内向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电话报告,40分钟内书面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向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环保局。

ii级事件:1小时内(力争在事发15分钟内向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电话报告,40分钟内书面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向公司应急办、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急办报告,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至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环保局。

3)报告内容

报告分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

①初报:可以采用电话报告和书面报告的形式。如采用电话报告随后必须补充书面文字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主要污染物质的数量、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的类型、事件的级别、信息通报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趋向等情况。

②续报:书面形式,在初报基础上适时报告环境监测数据及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趋势、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③结果报告:应急终止后,对整个事件以书面形式进行综合整理分析,报告时间发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处置过程和结果,经验和教训,责任追究情况,时间潜在的或简洁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等。

3)信息发布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配合政府做好事件的信息发布工作。


9.1 事故现场保护

事故得到控制后要尽可能的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避免非工作人员破坏事故现场,影响正常生产的恢复,利于事故原因的调查和事故责任的落实。

9.2 善后处置措施


9.3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组建环境污染事件灾害调查组,调查人员由相关技术及管理人员组成。

事故发生后,调查组要迅速赶赴现场开展灾害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受灾情况、危害程度、灾害过程等有关环境保护资料等;听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事件所造成灾害的意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事故结束后15日内写出调查报告。

9.4

应急指挥救援指挥部负责编制环境应急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环境事故等级;

2)环境应急总任务及部分任务完成情况;

3)是否符合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总要求;

4)采取的重要防护措施与方法是否得当;

5)出动环境应急队伍的规模、仪器装备的使用、响应程度是否相适应;

6)信息的采集、汇总、上报是否正确、及时;

7)好的做法、措施或存在的问题、漏洞;

8)需要得出的其他结论等。

事故总结应于应急终止后15天内完成,并及时上报东营市环境保护局。

9.5 恢复重建

突发环境事件结束后,要抓紧时间查明事故中受损设备、装置、建筑物等,购置新设备,对建构筑物进行整修。保证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产,减少经济损失。

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影响涉及厂外的,要积极配合当地相关部门完成恢复重建工作。

9.6

9.6.1

1)在突发环境事件中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2)对提供安置场所、应急物资的所有人给予适当补偿。

3)指挥部应积极组织进行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清理修复工作,使事发现场恢复到相对稳定、安全的基本状态,防止发生二次污染事故。

4)指挥部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受灾群众的正常生活。

9.6.2

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社会保险机制,救援为高危、高风险工作,按隶属关系,参与公司运营的各单位每年必须为环境保护应急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事故灾难发生后,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及时派人开展应急救援人员和受灾人员的保险受理、赔付工作,提供经济补偿和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及时按有关规定办理环境事故保险。


10.1 制度保障

1)建立健全各种环境保护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责任制。

2)加强操作规程和巡检制度的执行力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阀门挂牌、储罐卡尺收料等规章制度,避免误操作。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液位不超高、超温、超压,按时巡检。

4)操作人员应该熟悉所辖区域的生产情况,对生产装置的异常变化引起重视,及时查找原因,排除险情。

5)加强对生产设施、环保设施及安全附件的日常检查,保证安全环保设备、设施、器材的有效使用。

6)定期进行安全环保检查及应急演练,强化安全环保教育。

7)定期组织安全环保知识、技能培训。

10.2 人力资源保障

公司所有员工均为应急人员,并进行分工,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及反应能力。

本公司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由公司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设立了应急办公室、通讯联络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等专业救援小组。

应急人员组成情况见附件1

10.3 财力保障

公司设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项资金(按规定比例提取),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按照使用范围进行监督管理。主要用于购置防护、检测工具及作业指导用书、取证工具和应急处置事故人员训练和演习费用。

突发环境事件的物资购置、演练、应急救援的经费由应急行动小组根据实际情况需求,编织出相应的经费预算,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出申请,经总指挥批准后拨款,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费用的支出。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支出由总指挥批准后拨款。

突发环境事件经费的支出由应急指挥中心定期公示。

10.4 物资保障

公司常备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物资和人员装备,专门存放并由救援抢险组和各个现场应急救援组管理维护,定期检查配备物资质量是否完好、数量是否足够,能否满足应急状态时的需要,并及时更新过期物资。

各相关部门对公司的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要加强保管和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应急物资情况见附件3

10.5 技术保障及相关信息资料

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周围地区图、气象资料、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及互救信息等均存放在应急办公室公司办公室。

10.6 通信保障

公司建立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应急通信系统,并大力发展视频远程传输技术,保障通信畅通。公司应急办公室厂区值班室,各部门配有专用对讲机,可保持应急联络。同时制定了应急通讯录(见附件1),提供应急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的通信尊龙官网的联系方式和方法。

10.7 应急电源照明保障

各班组及办公室管理值班均有强光手电,作为现场紧急撤离时照明用,当发生事故时,生产系统在突然断电时,所有岗位人员由当班班长负责使用应急照明灯进行应急处理并有序撤离。

在事故的抢险和伤员救护过程中,根据情况从其他生产系统供电,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对事故单位的各个岗位选择性供电,保证应急和照明电源的使用。

10.8 外部救援资源保障

1)单位互助

与公司邻近的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依存,互利互惠。若发生事故时,其它单位能够给予我公司运输、人员、救治以及救援部分物资等方面的帮助。同时也能够依据救援需要,提供其他相应支持。

2)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

当事故扩大化需要外部力量救援时,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相邻部门、可以发布支援命令、调动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全力支持和救护,主要参与部门有:(1)公安部门、(2)消防队、(3)环保部门、(4)电信部门、(5)医疗单位。

外部救援资源见附件2


11.1

定期组织对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及行动关键人员进行培训,主要目的是明确各自职责。培训主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和分专业等方式。

1)培训主要针对应急管理人员,进行报警、疏散、营救、个人防护、危险识别、事故评价、减灾措施等内容的培训。

2)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和应急预案的培训。进行上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提高工人自救互救能力。

3)认真贯彻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所有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要熟悉各种事故知识和应急预案,熟悉警报、避灾路线和救灾办法。

4)组织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提高相关方的应急意识,熟悉各类灾难下的应急救援程序及自救互救知识、相关避灾路线等,提高自救和避灾能力。

由安环部负责,办公室配合应组织编制各类专业应急人员、企业员工的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对应急培训进行总结。内容应包括:1 培训时间;2 培训内容;3 培训师资;4 培训人员;5 培训效果;6 培训考核记录等。

11.2

11.2.1

确定演练目标、区域、地点、所用器材、各参战队伍。根据演练范围和目的,确定展示以下演习目标

1应急演练分为部门级、公司级演练和配合政府部门演练三级;11.2.2

2部门级的演练由部门负责人(现场指挥)组织进行,安环、作业、技术及相关部门派员观摩指导;

3)公司级演练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进行,各相关部门参加;

4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合演练,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进行,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参加,相关部门人员参加配合。

11.2.3

1部门级演练(或训练)以报警、报告程序、现场应急处置、紧急疏散等熟悉应急响应和某项应急功能的单项演练,演练频次每年1次以上;

2)单位级演练以多个应急小组之间或某些外部应急组织之间相互协调进行的演练,单位级预案全部或部分功能的综合演练,演练频次每年2次以上。

3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演练,视政府组织频次情况确定,亦可结合公司级组织的演练进行。

11.2.4

应急演练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一线操作员工和管理人员能够按规定次数参加必要的实操性应急演练,演练时应当在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场所进行,并且现场应当配备相应的实际物料和应急操作指引等,便于员工能够通过演练获得实训经验,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按照演练的程序进行妥当的应急处置操作。

演练的主要内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单位内应急抢险;

2急救与医疗;

3)公司场内洗消;

4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方法;

5污染监测演练;

6事故区清点人数及人员控制;

7交通控制及交通道口的管制;

8居民及无关人员的撤离以及有关撤离工作的演习;

9向上级报告情况及向友邻单位通报情况;

10事故进一步扩大所采取的措施;

11)事故的善后处理

11.2.5

演习评价要全面、正确地评价演习效果,必须在演习覆盖区域的关键地点和各参演应急组织的关键岗位上,派驻公正的评价人员。评价人员的作用主要是观察演习的进程,记录演习人员采取的每一项关键行动及其实施时间,访谈演习人员,要求参演应急组织提供文字材料,评价参演应急组织和演习人员的表现并反馈演习发现。应急演习评价方法包括评价组组成方式、评价目标与评价标准。

演习总结与讲评可以通过访谈、汇报、自我评价、公开会议和通报等形式完成。为确保参演应急组织能从演习中取得最大益处,应对演习发现进行充分研究,确定导致该问题的根本原因、纠正方法、纠正措施及完成时间,并指定专人负责对演习发现中的不足项和整改项的纠正过程实施追踪,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进展情况。

11.3

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按公司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

2)抢排险事故或者抢救人员有功,使公司和职工生命财产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

3)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且实施效果显著;

4)有其他特殊贡献。

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分别在管辖范围内进行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规定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

2)不及时报告事故真实情况,延误处置时机;

3)不服从应急指挥小组的命令和指挥,在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

4)盗窃、挪用、贪污应急救援资金或者物资;

5)阻碍应急救援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进行破坏活动;

6)散布谣言、扰乱秩序;

7)有其他危害应急救援工作行为。

11.4 预案修订、备案

1)预案修订

环境应急预案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及时进行修订:

1)面临的环境风险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

2)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发生重大变化的;

3)环境应急监测预警及报告机制、应对流程和措施、应急保障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

4)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5)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对环境应急预案作出重大调整的;

6)环境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发生变化的;

7)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企业事业单位认为应当适时修订的其他情形。

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重大修订的,修订工作参照环境应急预案制定步骤进行。对环境应急预案个别内容进行调整的,修订工作可适当简化。

2)备案

环境应急预案修订后20个工作日内将新修订的预案报原预案备案管理部门重新备案。


12.1 术语和定义

环境事件: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者已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者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泄漏处理:指对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有毒气体等污染源因事件发生泄漏时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泄漏处理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处置两部分。

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应急演习: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相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部、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

综合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应急准备: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12.2 应急预案备案

本应急预案到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环保局备案。

12.3

本预案由安环科负责维护和更新,当人员、单位、尊龙官网的联系方式、规模等出现变化时,安环科应及时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内容送达相关方,确保相关方所持有的版本为最新的、有效的版本,每三年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估。

12.4

本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应急预案由公司安环部门修订,解释权归公司安环部门所有


1   内部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名单方式

组成人员

预案职务

姓名

部门/职务

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总指挥

王彬

法人

18954610755

副总指挥

徐学涛

总经理

18854693066

应急办公室

日常管理

何敬谦

安全总监

13561029949

连保光

调度室主任

18854693061

通讯联络组

组长

李晶晶

安环部安全员

15963086765

成员

韩丽霞

办公室成员

13780765995

工程抢险组

组长

王若波

维修主任

18865982789

组员

高顺利

电仪主任

13210366173

后勤保障组

组长

燕凯

采购部主任

18366926222

组员

王小涛

办公室主任

18006472235

消防灭火组

组长

刘明明

兼职消防员

18054665056

组员

岳彩富

兼职消防员

15954627861

环境监测组

组长

徐爱红

化验室主任

18764575305

组员

王圣文

化验室技术员

18354684951

生产技术组

组长

连保光

调度室主任

18854693061

组员

贾涛

加制氢车间技术员

13561021393

组员

包帅

调度室调度员

18754645866

厂区值班室

0546-2900068




附件3  

附件4   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单




附图1   企业地理位置图


2   企业周边关系图


3   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附图4   平面布置图


附图5   应急物资及设施分布图


6   应急撤离路线图



二、专项应急预案


14.1 主要风险源

本项目涉及的化学品主要为 剂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硫化氢、氢氧化钠、硫氢化钠、溶剂油、氢气、甲醇、液氨等等,主要存在于储罐区。

14.2 可能发生的事件

14.2.1 事件类型

根据综合预案分析,公司物料涉及可燃物质,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为泄漏、火灾、爆炸,从而可能引发水污染环境事件、大气污染环境事件、土壤污染环境事件等。

14.2.2 事件诱因

根据综合预案分析,发生水污染环境事件的主要诱因是物料泄漏流出厂外或流入无防渗地面及火灾发生后的消防废水污染外环境;发生大气污染环境事件原因是罐区化学品泄漏后扩散到大气中,对大气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影响。

14.3 危险性分析

根据厂区使用危险品危险特性及生产工艺等,环境风险危害后果主要包括:

1)有毒有害物质发生泄漏如收集、处置不当,会对厂区土壤、地下水体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2)以上物质还可燃,泄漏后会对厂区周边空气造成污染,如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产生次生污染物会对厂区周边空气造成污染;3)火灾、爆炸造成厂区内设施损坏引发事故废水如收集处置不当,会对厂区土壤、地下水体造成不可修复破坏;4)事故废水如收集处置不当,均会对厂区土壤、地下水体造成不可修复破坏;5)厂内油气回收设施运行不正常时,可能造成废气排放不达标情况发生,对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14.4 预防措施

1)在储罐区设置气体探测器,厂区配置足量的灭火器、消防栓、消防带等应急设备。

2)水环境设置事故水体防控体系。

3)加强对厂内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的检查,确保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此外加强对危险废物暂存的管理。

4)厂区建设有自动监控设备包括可燃气体报警仪、有毒气体报警仪等。

14.5 应急职责分工

公司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由公司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其他负责人任副总指挥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下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日常工作,为公司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尊龙官网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现场指挥机构包括抢险救援组、通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等部门。

应急职责分工同综合应急预案,此处不再赘述。

14.6 应急处置

14.6.1 事故源控制措施

1)物料泄漏事故

储罐区发生危险品泄漏时,由抢险救援组人员立即穿好防化服,戴好空气呼吸器,做好安全防护后进入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有无中毒及受伤人员,若有人员中毒或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伤者救离现场,其次切断火险源、泄漏源,并进行现场隔离,严格限制人员出入,防止泄漏溶剂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1)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体收集在密闭容器内,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涮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2)大量泄漏:在围堰内,用沙土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进行回收或作为危险废物处理。

针对储罐区、污水处理站泄漏产生的事故废水,厂区设有三级防控措施。具体如下:

在生产车间四周设置围堰,储罐区设置防火堤,实现对事故废水的收集处置;在厂区设置15000m3事故水池及收集导排设施,确保事故废水全部得到收集;厂区为设置污水排放口及雨水排放口

另外,厂区有消防沙池,以备应急时作为阻挡物封堵事故废水外流。

2)化学品火灾事故

储罐区发生着火事故时,发现者应迅速向公司安环部报告,同时向消防部门报警。报警和时须说明单位名称和位置,包装物的基本情况及贮存物料的名称、数量,以便消防部门准确获得火灾资料,能够及时准确赶赴火场进行扑救。

公司消防组接到报警后,穿戴好防护用品后接进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有无受伤人员,若有人员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者救离现场交由后勤保障组处理。其次切断泄漏源,并有人员疏散组进行现场隔离,严格限制人员进入,采取措施防止物料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发生火灾,现场人员立即用灭火器扑灭初期火灾;无果时立即由消防组人员采用灭火器灭火,并用消防水龙带向包装物喷洒大量清水让其冷却,压制火势,隔离火源,防止火势扩大;灭火后,确认不再复燃,立即采取堵漏处理。事故现场洗消组进行洗消,消除污染。

现场指挥和救援人员要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若遇到火势较大难以扑灭,着火处火焰变亮耀眼,伴有呼啸尖叫、安全阀打开、罐体发生变形变色、罐体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保证现场救援人员安全。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命令后,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14.6.2 信息监测与报告

1)在储罐区安装气体检测报警及火灾自动报警设备,24小时监控生产、储罐、储运情况。

2)定期(1/月)检测各类装置管线、储罐,装置围堰、储罐防火堤的腐蚀及完好程度,根据情况按照规范要求更换或修整。

3)对储罐的阀门、管线和排液沟、槽每日定时(1/小时)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上报。

4)各储罐均设置有液位计,防止冒顶。每日早、晚记录各储罐液位高度,如发现液面异常,及时上报。

5)对潜在事故发生的场所设置的警示标识、应变急救器材(如防护、灭火器、消防栓等)每季度检查一次。

14.6.3 指挥体系的确定及运作

应急救援队伍由总指挥统一调度。

夜间紧急指挥系统,由夜班值班长组成临时指挥系统,在公司指挥系统人员未到之前行使指挥系统职责、权力,并负责公司指挥系统汇报事故、抢险有关情况。

各救援小组在临时指挥系统的组织指挥下按常规运行,直到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人员赶到。

必要时启动119110120等社会救援系统。

14.6.4 危险区的划分与确定

1)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确定隔离范围;

2)初期泄漏或局部小火灾,以事故点为中心进行隔离,由事故部门与消防灭火设置警戒线;

3)大面积泄漏或火灾、爆炸扩大后,由上级应急救援机构负责决定隔离区的范围。危险化学品事故根据危害范围分为3个区域:

1)事故中心区域:以事故现场中心点0500米的区域。此区域内危险化学品浓度高,并且伴有爆炸、火灾、建筑物及设施损坏、人员中毒等事故再次发生的可能。

2)事故波及区域:事故现场中心点向5001000米的区域。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比较高,作用时间比较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或损坏。

3)受影响区域:事故现场中心点向外1000米以外的区域,该区域有可能受中心区域和波及区域扩散来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4)对于重大、特大事故要根据事故的特性来划分波及区域,根据污染物特性,确定处理方法,迅速切断污染源,控制事故扩大。

14.6.5 应急监测与监控措施

在发生突发事故后,环境应急监测机构立即做出反映,根据事故特性,对污染物进行跟踪监测。特别要注意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可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加密监测频次。配合其它相关机构实行紧急救援与做好善后工作,把污染事故的危害减至最小。

采样监测人员进入污染事故现场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佩戴防毒面具、穿着防护服,做好自身防护。

14.6.6 现场人员的防护、撤离与疏散

1)撤离条件

发生以下情况时,应急救援、抢险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①事件已经失控;②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③危及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④应急响应人员无法获得必要的防护装备的情况下。

2)事件现场人员撤离的方式

当班班长应组织本班人员按照应急疏散路线图有秩序地疏散到上风口安全地带,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

3)事件现场人员撤离的方法

在设备发生爆炸产生飞片,出现容器的碎片和危险物质时,身体要保持低姿态,保护好头部迅速撤离;

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无法控制或者当火灾不能控制并蔓延到厂区其他位置,或者火灾可能产生有毒烟气,溢出或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烟气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向上风向撤离。

4)事件现场人员撤离的地点

公司员工撤离集中地点为上风口或厂区中心路上的安全地点。

5)事件现场人员撤离清点程序

公司内部员工以当日考勤表做为清点依据,由当班班长负责。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员工的姓名和事件前所处位置,立即派人进入事故区寻找失踪人员,提供急救。公司外部由园区负责清理。

14.6.7 应急救援队伍的进入、防护与救援

1)应急人员进入事件现场的条件、方法

应急救援人员在接指挥部通知后,立即带上救护和防护装备赶赴现场,等候指令,听从指挥。由组长分工,分批进入事发点进行抢险或救护。在进入事故点前,组长必须向指挥部报告每批参加抢险、救护的人员数量和名单并登记。

2)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有毒气体时,必须佩戴自给式正压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镜。

防护服:穿防化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参加救护、救援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佩戴戴好个人防护器具,并注意风向,在昏暗地区救援时,应配备有符合要求的照明灯具。

3)人员的救援方式

1)救援人员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质,佩戴齐全安全防护用品和携带安全保护装备方可进入现场抢险,严格控制救援人员数量,禁止救援人员单独进入事件现场。救援人员进入有毒气体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分组进行。

2)救援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援。

3)救援人员听从指挥,了解有毒物质及现场情况,防护器具佩戴齐全。

4)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搬运方法要正确。

5)搬运伤员时需遵守下列规定:

①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注意保护受伤部位;

②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伤员,禁止背运,应使用担架或双人抬送;

③搬运时动作要轻,不可强拉,运送要迅速及时,争取时间;

④严重出血的伤员,应采取临时止血包扎措施;

⑤救援在高处作业的伤员,应采取防止坠落、摔伤措施;

⑥抢救触电人员必须在脱离电源后进行。

4)应急人员撤离事件现场的条件、方法

应急人员完成任务后,组长向指挥部报告任务执行情况以及应急人员安全状况,申请下达撤离命令,指挥部根据事件控制情况,即时作出撤离或继续抢险、救护的决定。组长若接撤离命令后,带领应急人员撤离事故点至警戒区的安全地带,清点人员,向指挥部报告。

14.6.8 二次灾害、事故转化及扩大的防范措施

1)控制二次灾害、事故转化及扩大的措施

1)根据事件的危险性,有针对性的制定详细实施的措施;

2)对可能发生二次灾害、事故转化及扩大的事件进行预测和预防;

3)对事件应急预案进行调整及修改;

4)完善撤离现场的路线及通讯。

2)事件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如发现事件有发生二次灾害、事故转化及扩大的可能性,应急救援人员必须立即从事件现场撤离,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汇报,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实施紧急措施。

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上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急指挥中心,请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急指挥中心准备或批准启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急指挥程序。

14.6.9 事件解除、终止的判断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解除、终止条件:

1)环境事件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且无继发可能。

2)污染物的排放和周边环境要素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3)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4)已采取并继续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污染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后果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14.6.10 事故后处理

事故后处理同综合应急预案,此处不再赘述。

14.7 应急保障

应急保障同综合应急预案,此处不再赘述。


15.1 主要风险源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废物主要种类有hw08hw46hw50,主要存在于危险废物储存间等场所。

15.2 可能发生的事件

15.2.1 事件类型

根据综合预案分析,危险废物涉及可燃物质,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为泄漏、火灾、爆炸,从而可能引发水污染环境事件、大气污染环境事件、土壤污染环境事件等。

15.2.2 事件诱因

根据综合预案分析,发生水污染环境事件的主要诱因是物料泄漏流出厂外或流入无防渗地面及火灾发生后的消防废水污染外环境;发生大气污染环境事件原因是危险废物泄漏后挥发气扩散到大气中,对大气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影响。

15.3 危险性分析

根据厂区使用危险品危险特性及生产工艺等,环境风险危害后果主要包括:

1)有毒有害物质发生泄漏如收集、处置不当,会对厂区土壤、地下水体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2)以上物质还易燃易爆,泄漏后会对厂区周边空气造成污染,如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产生次生污染物会对厂区周边空气造成污染;3)火灾、爆炸造成厂区内设施损坏引发事故废水如收集处置不当,会对厂区土壤、地下水体造成不可修复破坏;4)事故废水如收集处置不当,均会对厂区土壤、地下水体造成不可修复破坏。

15.4 预防措施

1)在危险废物储存间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建议)及火灾报警设备,做好通风防爆工作,配置足量的灭火器、报警器、应急照明灯等应急设备。

2)危险废物储存间做好防渗,内部设置挡墙、围堰,做好分区存放,设置符合要求的标志标签,做好事故水体防控体系。

3)禁止向地表水体倾倒固体废物。禁止利用渗井(坑)、裂隙、河滩(岸)等处倾倒、贮存、处理固体废物。

4)禁止将产生固体废物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不具备合格的防治污染条件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凡收集、贮存、运输、处理、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的单位,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5)危险废物的收集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作业人员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服或口罩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包括防火、防中毒、防感染、防泄漏、防飞扬、防雨或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6)环保人员按时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5.5 应急职责分工

公司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由公司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其他负责人任副总指挥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下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日常工作,为公司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尊龙官网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现场指挥机构包括抢险救援组、通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等部门。

应急职责分工同综合应急预案,此处不再赘述。

15.6 应急处置

15.6.1 事故源控制措施

1)物料泄漏事故

危险废物储存间发生危险废物泄漏时,由抢险救援组人员立即穿好防化服,戴好空气呼吸器,做好安全防护后进入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有无中毒及受伤人员,若有人员中毒或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伤者救离现场,其次切断火险源、泄漏源,并进行现场隔离,严格限制人员出入,防止泄漏溶剂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1)小量泄漏:确定泄漏物名称,性质和泄漏量;现场警戒,在彻底收集处理前严禁他人接近;应急人员必须熟悉此泄漏物质的msds后处理;应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相应的应急使用的防护用品;尽可能将溢漏液体收集在密闭容器内,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涮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2)大量泄漏:确定泄漏物名称,性质和泄漏量;现场警戒,在彻底收集处理前严禁他人接近;应急人员必须熟悉此泄漏物质的msds后处理;应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相应的应急使用的防护用品;在围堰内,用沙土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作为危险废物处理。

针对危险废物储存间泄漏产生的事故废水,厂区设有三级防控措施。具体如下:

在危险废物储存间设置围堰,实现对事故废水的收集处置。

②在厂区设置1座事故水池及收集导排设施,确保事故废水全部得到收集。

另外,厂区存放沙袋,以备应急时作为阻挡物封堵事故废水外流。

2)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

危险废物储存间发生着火事故时,发现者应迅速向公司安环部报告,同时向消防部门报警。报警和时须说明单位名称和位置,包装物的基本情况及贮存物料的名称、数量,以便消防部门准确获得火灾资料,能够及时准确赶赴火场进行扑救。

公司消防组接到报警后,穿戴好防护用品后接进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有无受伤人员,若有人员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者救离现场交由后勤保障组处理。其次切断泄漏源,并有人员疏散组进行现场隔离,严格限制人员进入,采取措施防止物料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发生火灾,现场人员立即用灭火器扑灭初期火灾;无果时立即由消防组人员采用灭火器灭火,并用消防水龙带向包装物喷洒大量清水让其冷却,压制火势,隔离火源,防止火势扩大;灭火后,确认不再复燃,立即采取堵漏处理。事故现场洗消组进行洗消,消除污染。

现场指挥和救援人员要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若遇到火势较大难以扑灭,着火处火焰变亮耀眼,伴有呼啸尖叫、罐体发生变形变色、罐体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保证现场救援人员安全。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命令后,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15.6.2 信息监测与报告

1)在危险废物储存间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建议)及火灾报警设备,监控危险废物的储运情况。

2)定期(1/月)检测危险废物储存间地面的防渗、围堰的腐蚀及完好程度,根据情况按照规范要求更换或修整。

3)对危险废物储存间的包装容器、排液沟槽每日定时(4/小时)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上报。

4)对潜在事故发生的场所设置的警示标识、应变急救器材(如防护、灭火器等)每季度检查一次。

15.6.3 指挥体系的确定及运作

应急救援队伍由总指挥统一调度。

夜间紧急指挥系统,由夜班值班长组成临时指挥系统,在公司指挥系统人员未到之前行使指挥系统职责、权力,并负责公司指挥系统汇报事故、抢险有关情况。

各救援小组在临时指挥系统的组织指挥下按常规运行,直到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人员赶到。

必要时启动119110120等社会救援系统。

15.6.4 危险区的划分与确定

1)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确定隔离范围;

2)初期泄漏或局部小火灾,以事故点为中心进行隔离,由事故部门与消防灭火设置警戒线;

3)大面积泄漏或火灾、爆炸扩大后,由上级应急救援机构负责决定隔离区的范围。危险废物事故根据危害范围分为3个区域:

1)事故中心区域:以事故现场中心点0500米的区域。此区域内危险化学品浓度高,并且伴有爆炸、火灾、建筑物及设施损坏、人员中毒等事故再次发生的可能。

2)事故波及区域:事故现场中心点向5001000米的区域。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比较高,作用时间比较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或损坏。

3)受影响区域:事故现场中心点向外1000米以外的区域,该区域有可能受中心区域和波及区域扩散来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4)对于重大、特大事故要根据事故的特性来划分波及区域,根据污染物特性,确定处理方法,迅速切断污染源,控制事故扩大。

15.6.5 应急监测与监控措施

在发生突发事故后,环境应急监测机构立即做出反映,根据事故特性,对污染物进行跟踪监测。特别要注意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可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加密监测频次。配合其它相关机构实行紧急救援与做好善后工作,把污染事故的危害减至最小。

采样监测人员进入污染事故现场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佩戴防毒面具、穿着防护服,做好自身防护。

15.6.6 现场人员的防护、撤离与疏散

1)撤离条件

发生以下情况时,应急救援、抢险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①事件已经失控;②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③危及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④应急响应人员无法获得必要的防护装备的情况下。

2)事件现场人员撤离的方式

当班班长应组织本班人员按照应急疏散路线图有秩序地疏散到上风口安全地带,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

3)事件现场人员撤离的方法

在设备发生爆炸产生飞片,出现容器的碎片和危险物质时,身体要保持低姿态,保护好头部迅速撤离;

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无法控制或者当火灾不能控制并蔓延到厂区其他位置,或者火灾可能产生有毒烟气,溢出或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烟气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向上风向撤离。

4)事件现场人员撤离的地点

公司员工撤离集中地点为上风口或厂区中心路上的安全地点。

5)事件现场人员撤离清点程序

公司内部员工以当日考勤表做为清点依据,由当班班长负责。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员工的姓名和事件前所处位置,立即派人进入事故区寻找失踪人员,提供急救。公司外部由园区负责清理。

15.6.7 应急救援队伍的进入、防护与救援

1)应急人员进入事件现场的条件、方法

应急救援人员在接指挥部通知后,立即带上救护和防护装备赶赴现场,等候指令,听从指挥。由组长分工,分批进入事发点进行抢险或救护。在进入事故点前,组长必须向指挥部报告每批参加抢险、救护的人员数量和名单并登记。

2)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有毒气体时,必须佩戴自给式正压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镜。

防护服:穿防化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参加救护、救援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佩戴戴好个人防护器具,并注意风向,在昏暗地区救援时,应配备有符合要求的照明灯具。

3)人员的救援方式

1)救援人员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质,佩戴齐全安全防护用品和携带安全保护装备方可进入现场抢险,严格控制救援人员数量,禁止救援人员单独进入事件现场。救援人员进入有毒气体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分组进行。

2)救援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援。

3)救援人员听从指挥,了解有毒物质及现场情况,防护器具佩戴齐全。

4)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搬运方法要正确。

5)搬运伤员时需遵守下列规定:

①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注意保护受伤部位;

②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伤员,禁止背运,应使用担架或双人抬送;

③搬运时动作要轻,不可强拉,运送要迅速及时,争取时间;

④严重出血的伤员,应采取临时止血包扎措施;

⑤救援在高处作业的伤员,应采取防止坠落、摔伤措施;

⑥抢救触电人员必须在脱离电源后进行。

4)应急人员撤离事件现场的条件、方法

应急人员完成任务后,组长向指挥部报告任务执行情况以及应急人员安全状况,申请下达撤离命令,指挥部根据事件控制情况,即时作出撤离或继续抢险、救护的决定。组长若接撤离命令后,带领应急人员撤离事故点至警戒区的安全地带,清点人员,向指挥部报告。

15.6.8 二次灾害、事故转化及扩大的防范措施

1)控制二次灾害、事故转化及扩大的措施

1)根据事件的危险性,有针对性的制定详细实施的措施;

2)对可能发生二次灾害、事故转化及扩大的事件进行预测和预防;

3)对事件应急预案进行调整及修改;

4)完善撤离现场的路线及通讯。

2)事件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如发现事件有发生二次灾害、事故转化及扩大的可能性,应急救援人员必须立即从事件现场撤离,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汇报,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实施紧急措施。

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上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急指挥中心,请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急指挥中心准备或批准启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急指挥程序。

15.6.9 事件解除、终止的判断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解除、终止条件:

1)环境事件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且无继发可能。

2)污染物的排放和周边环境要素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3)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4)已采取并继续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污染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后果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15.6.10 事故后处理

事故后处理同综合应急预案,此处不再赘述。

15.7 应急保障

应急保障同综合应急预案,此处不再赘述。


三、现场处置方案


16.1 储罐区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81储罐区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风险分析

危险性分析

罐区内存有为溶剂油、柴油、液化石油气、氢气、甲醇等,属于可燃物,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极易引起燃烧爆炸。油品物料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回燃。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油品:吸入本品高浓度蒸气,引起头痛、眩晕、咳嗽、食欲减退、呕吐、腹泻。长期接触可致皮肤损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甲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

泄漏、火灾、爆炸

事故发生区域

事故主要可能发生在储罐区及防火堤内。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

事故发生在高温季节的可能性比较大(温度高物料蒸汽易挥发);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严重者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储罐温度、压力、液位等工艺参数波动大,难以调整正常;自锁、联动装置失效;罐区违章动火、部分管线因腐蚀突然泄漏等。

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救援过程易引发人员伤亡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泄漏引发火灾后或防火堤排水阀未关闭)。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

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现场车间负责人和岗位职工所组成。其中,现场车间负责人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应急小组职责

1)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

2)根据初始泄漏及发生趋势,下令启动本方案;

3)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4)根据当时风向,组织疏散车间员工到指定地点;

5)若泄漏进一步恶化,演变成火灾,则立即上报应急指挥部,请求启动综合事故应急预案;

6)接受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应急成员职责

组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工作。

副组长: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人员疏散、调查处理工作。

成员:根据分工进行报警、抢险、自救和避灾。

应急处置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现人员报车间负责人,车间负责人指挥现场初步抢险,事故消除后,车间负责人形成记录,当险情难以控制,需扩大响应时(如发生火灾或爆炸时),由车间负责人直接向公司领导汇报,启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或公司综合应急预案。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现场作业人员配戴好防护用品,关闭泄漏区域管线阀门、机泵等设施,断电、停止作业。

2、对于装卸区等部位泄漏的物料,通过关闭泄漏点前后阀门、围堵或引流防止事故现场扩大。对于罐区跑冒事故,根据情况立即关闭出事罐进口阀门,必要时进行倒罐作业;关闭消防火堤排水阀,防止物料进入下水道。

3、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对事故设备、管道进行抢修。

4、利用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汽云喷射雾状水。抑制其蒸汽蒸发或扩散,同时疏通污水排放系统。

5、泄漏量少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6、车间负责人应根据现场人员泄漏的严重性及泄漏量及时上报公司领导,需要扩大应急的应启动公司应急预案。

现场应急联络

1、厂内应急救援联络方式

24小时值班电话:0546-2900068

2、外部救援联络方式

医疗救治:当地120。消防火警:当地119;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消防大队0546-6096119东营市环境保护局应急电话:0546-8331789/12369

3、报告基本内容及要求

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 事件内容描述清晰; 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注意事项

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穿防护服或防静电服。

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使用防爆工具,严禁使用铁质工具。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至少两人进入现场进行处置,进入现场前要看清风向,从上风侧进入,扑救人员一定选择在上风向位置扑救火灾。在储罐区周边拉起警戒线,无关人员禁止靠近,疏散现场作业人员。

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进入现场救护人员一定要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不得冒险蛮干。若有人员身上溅有危险化学品,要立即将其转至通风地带,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对沾有溶剂油的皮肤进行冲洗,或用干净的毛巾进行擦拭。

5、消防水泵要处于良好状态,一旦火情出现时,能够做到立即启泵,随时向消防水池内补充水。

6、发现泄漏后立即查看防火堤排污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如开启应立即关闭。


16.2 储罐区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82储罐区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风险分析

危险性分析

罐区内存有剂油、柴油、液化石油气、氢气、甲醇等,属于可燃物,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极易引起燃烧爆炸。油品物料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回燃。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油品:吸入本品高浓度蒸气,引起头痛、眩晕、咳嗽、食欲减退、呕吐、腹泻。长期接触可致皮肤损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甲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

火灾、爆炸

事故发生区域

事故主要可能发生在储罐区及防火堤内。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

事故发生在高温季节的可能性比较大(温度高物料蒸汽易挥发);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及二次火灾、联锁爆炸,严重者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超装溢流、防火堤或罐顶违章动火;自锁、联动装置失效;部分管线因腐蚀突然泄漏等。

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救援过程易引发人员伤亡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泄漏引发火灾后或防火堤排水阀未关闭)。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

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现场车间负责人和岗位职工所组成。其中,现场车间负责人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应急小组职责

1)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

2)根据初始火灾及爆炸趋势,下令启动本方案;

3)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4)根据当时风向,组织疏散车间员工到指定地点;

5)若事故进一步恶化,演变成火灾,则立即上报应急指挥部,请求启动综合事故应急预案;

6)接受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应急成员职责

组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工作。

副组长: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人员疏散、调查处理工作。

成员:根据分工进行报警、抢险、自救和避灾。

应急处置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现人员报车间负责人,车间负责人指挥现场初步抢险,事故消除后,车间负责人形成记录,当险情难以控制,需扩大响应时,由车间负责人直接向公司领导汇报,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迅速查明火灾、爆炸发生的具体部位,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主要途径。

2、第一时间报警,通知车间负责人和公司领导,疏散装卸区、罐区和下风向职工和外来人员,到上风向安全地带集合,同时在罐区拉起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罐区火灾具有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在把火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时,应设法关闭进出口阀门。如管道阀门已损坏或贮罐泄漏,应迅速准备好围堵材料,启用防火堤外的消防栓,启动消防泵,向发生火灾的罐顶和临近罐体打消防水,同时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地面流散火灾。

4、扑救人员应位于上风或侧风位置,切忌在下风侧风进行灭火。在扑救的同时用水冷却周围设施。

5、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的人员应有针对性采取自我防护措施。佩戴好防护面具、穿戴好防护服。

6、预计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时,需紧急撤退,应按统一信号和方法及时撤退。

7、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8、火灾扑灭后,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做好安全警戒。

9、车间负责人应根据现场人员火灾、爆炸的严重性及伤亡人数及时上报公司领导,需要扩大应急的应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

现场应急联络

1、厂内应急救援联络方式

24小时值班电话:0546-2900068

2、外部救援联络方式

医疗救治:当地120。消防火警:当地119;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消防大队0546-6096119;东营市环境保护局应急电话:0546-8331789/12369

3、报告基本内容及要求

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 事件内容描述清晰; 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注意事项

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穿防护服或防静电服。

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使用防爆工具,严禁使用铁质工具。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至少两人进入现场进行处置,进入现场前要看清风向,从上风侧进入,扑救人员一定选择在上风向位置扑救火灾。在储罐区周边拉起警戒线,无关人员禁止靠近,疏散现场作业人员。

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进入现场救护人员一定要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不得冒险蛮干。若有人员身上溅有危险化学品,要立即将其转至通风地带,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对沾有溶剂油的皮肤进行冲洗,或用干净的毛巾进行擦拭。

5、消防水泵要处于良好状态,一旦火情出现时能够立即启泵,随时向消防水池内补充水。

6、罐区内物料受热易分解或燃烧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救援人员应做好防范措施,预防意外中毒。

7、当处在火场中的容器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指挥人员必须马上通知撤离。


16.3 装卸区罐车泄漏、着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83装卸区罐车泄漏、着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风险分析

危险性分析

剂油、柴油、液化石油气、氢气、甲醇等等属于可燃物,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极易引起燃烧爆炸。油品物料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回燃。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油品:吸入本品高浓度蒸气,引起头痛、眩晕、咳嗽、食欲减退、呕吐、腹泻。长期接触可致皮肤损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甲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

火灾、爆炸

事故发生区域

事故主要可能发生在装卸区内。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

事故发生在高温季节的可能性比较大;易造成火灾事故,严重者可造成爆炸事故。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人员违章作业;违章动火;外来人员管理不到位;装卸管线因腐蚀突然泄漏;雷雨天气。

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救援过程易引发人员伤亡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泄漏引发火灾后或防火堤排水阀未关闭)。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

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现场车间负责人和岗位职工所组成。其中,现场车间负责人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应急小组职责

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有效的控制泄漏源,清理泄漏物;发生油品泄漏事故后,能迅速向上级和公司应急部门报告;能够把握泄漏化学品的性质、危害以及泄漏情况,根据实际安全疏散区域人员;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

应急成员职责

组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工作。

副组长: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人员疏散、调查处理工作。

成员:根据分工进行报警、抢险、自救和避灾。

应急处置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现人员报车间负责人,车间负责人指挥现场初步抢险,事故消除后,车间负责人形成记录,当险情难以控制,需扩大响应时,由车间负责人直接向公司领导汇报,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监护人立即通知停止作业,紧急切断卸车或装车泵,并关闭有关阀门,告知值班人员切断配电室装卸区电源。

2、车间负责人组织员工利用现场的消防器材,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使用石棉被等不燃材料盖住盖住车辆罐口着火部位。力争将火窒息。当火势未灭时,应使用灭火器对准着火部位进行封盖灭火。

3、同时,罐车驾驶员应驾驶罐车迅速驾驶离罐区,防止对罐区物料造成威胁,并在装卸区拉起警戒线。

4、现场危险化学品泄漏后爆炸或装卸车时遇雷击、明火等外部火源造成爆炸引起着火,应立即停止装卸车,关闭阀门,同时应对着火罐车或储罐用推车灭火器、消防沙等进行迅速灭火;罐车司机要快速将着火驶离储罐区。驶向较安全地点施救。

5、如果火灾较大无法控制,因果断撤离装卸区所有人员及车辆,并通知厂内无关人员马上疏散,同时拨打火警电话“119”和周边互助企业请求灭火支援,

加强装卸区周围警戒,等待支援。

6、车间负责人应根据现场人员着火的严重性及伤亡人数及时上报公司领导,需要扩大应急的应启动公司应急预案。

现场应急联络

1、厂内应急救援联络方式

24小时值班电话:0546-2900068

2、外部救援联络方式

医疗救治:当地120。消防火警:当地119;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消防大队:0546-6096119;东营市环境保护局应急电话:0546-8331789/12369

3、报告基本内容及要求

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 事件内容描述清晰; 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注意事项

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穿防护服或防静电服。

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使用防爆工具,严禁使用铁质工具。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至少两人进入现场进行处置,进入现场前要看清风向,从上风侧进入,扑救人员一定选择在上风向位置扑救火灾。在装卸区周边拉起警戒线,无关人员禁止靠近,疏散现场作业人员。

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进入现场救护人员一定要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不得冒险蛮干。若有人员身上溅有危险化学品,要立即将其转至通风地带,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对沾有溶剂油的皮肤进行冲洗,或用干净的毛巾进行擦拭。

5、罐车泄漏量较大,周边可燃液体汽化范围大,浓度高时,严禁打火启动车辆,必须使用消防雾状水稀释和覆盖弥漫的可燃蒸汽,减低其浓度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救。


16.4

184装置区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风险分析

危险性分析

剂油、柴油、液化石油气、氢气、甲醇等属于可燃物,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极易引起燃烧爆炸。油品物料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回燃。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油品:吸入本品高浓度蒸气,引起头痛、眩晕、咳嗽、食欲减退、呕吐、腹泻。长期接触可致皮肤损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甲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

火灾、高度危险

事故发生区域

事故主要可能发生在生产装置区域。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

事故发生在高温季节的可能性比较大;易造成连锁爆炸及二次火灾,严重者可造成无法估计的安全事故。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装置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波动大,难以调整正常;自锁、联动装置失效;没按计划检修,部分管线因腐蚀突然泄漏等。

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救援过程易引发人员伤亡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泄漏引发火灾后或防火堤排水阀未关闭)。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

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现场车间负责人和岗位职工所组成。其中,现场车间负责人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应急小组职责

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有效的控制泄漏源,清理泄漏物;发生油品泄漏事故后,能迅速向上级和公司应急部门报告;能够把握泄漏化学品的性质、危害以及泄漏情况,根据实际安全疏散区域人员;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

应急成员职责

组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工作。

副组长: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人员疏散、调查处理工作。

成员:根据分工进行报警、抢险、自救和避灾。

应急处置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现人员报车间负责人,车间负责人指挥现场初步抢险,事故消除后,车间负责人形成记录,当险情难以控制,需扩大响应时,由车间负责人直接向公司领导汇报,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发现人及时向车间负责人进行汇报,若火势较大,可直接向公司领导报警,请求外援。同时在逃跑过程中按下现场的火灾报警按钮。

2)中控人员立即采取工艺手段调整或切断泄漏源,远程或人工关闭泄漏点前后阀门,底层人员打开消防水阀门,启动消防水泵,抢险人员用每层的消防水和蒸汽灭火,小范围的火情用灭火器控制火势、进行扑救。

3)无关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周围设立警戒线,严密监视火势情况,保护周围建筑和其他塔安全,用消防水喷淋临近塔体,防止受热引发次生事故。

4)车间负责人及时通知下风向作业或施工人员疏散到上风向紧急集合点。

5)车间负责人应根据现场人员中毒的严重性及人数及时上报公司领导,需要扩大应急的应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

6)预计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时,需紧急撤退,应按统一信号和方法及时撤退。。

现场应急联络

1、厂内应急救援联络方式

24小时值班电话:0546-2900068

2、外部救援联络方式

医疗救治:当地120。消防火警:当地119;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消防大队:0546-6096119;东营市环境保护局应急电话:0546-8331789/12369

3、报告基本内容及要求

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 事件内容描述清晰; 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注意事项

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穿防护服或防静电服。

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使用防爆工具,严禁使用铁质工具。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至少两人进入现场进行处置,进入现场前要看清风向,从上风侧进入,扑救人员一定选择在上风向位置扑救火灾。在装卸区周边拉起警戒线,无关人员禁止靠近,疏散现场作业人员。

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进入现场救护人员一定要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不得冒险蛮干。若有人员身上溅有危险化学品,要立即将其转至通风地带,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对沾有溶剂油的皮肤进行冲洗,或用干净的毛巾进行擦拭。

5、拨打119 火警后,要安排专人到门口迎接和指引消防车,并将现场情况详细说明,消防通道严禁堵塞。




尊龙凯时官网登录 copyright@2017 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 鲁icp备21049246号
网站地图